摘 要: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需要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说话能力 交际情境
口语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时代的需要,社会交际的需要,也是加强书面表达即作文训练的基础的需要。口语训练包括语音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实际上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主要采用模仿的办法。尽管如此,孩子的口语表达仍有许多缺陷,不足以应付交际的需要。为此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加强口语训练,从培养他们说一句完整规范的话做起,逐渐过渡到说一件完整连贯、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事。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堂,让孩子想说、敢说、乐说,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大大方方地利用母语和别人进行比较得体的交际。
一、在语文课中,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
1.先听后说,听说结合。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遇事爱问“为什么”,即使在课堂上也不甘寂寞。生活中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能使孩子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根据这一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关科学、爱劳动、未明礼貌、诚实勇敢等内容的故事,寓教于乐。如《小猪呼噜噜》使学生懂得要为妈妈做些事,干些家务活。《狼来了》使学生知道待人应该懂礼貌,掌握礼貌用语,并让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讲故事的时候要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听的活动完成之后,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在言语中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为学生的说打下基础。
我在讲《邱少云》的时候,学生眼睛眨也不眨地听着,然后我让他们展开讨论。他们就叽叽喳喳地说开了。一个学生问:“为什么邱少云他不再地上打滚,这样他不就可以把火扑灭了吗?”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不行,不行,这样会被敌人发现的!”这时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邱少云,这时候会怎么想,怎么做?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机会,学生思绪如万马奔腾,在听的基础上完成了说的训练。
3.先看后说,看说结合。
课本插图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苏教版低年级的小语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小池塘》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观察交流:还有谁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彩虹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座七彩桥;小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飞机……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想象力,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4.先演后说,演说结合。
小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喜爱表演。组织学生把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妙趣横生的表演就会成为孩子们无拘无束表情达意的动力。如教学《蚂蚁和蝈蝈》这一篇课文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一部分同学演蚂蚁,一部分同学演蝈蝈,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天真稚气的语言配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蚂蚁和蝈蝈在夏天和冬天截然不同的表现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学生不但巩固复习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口语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5.先读后说,读说结合。
学生的潜能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教师不应该设置条条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青蛙看海》写道:“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面前。”文章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每次读到这里,总忍不住浮想联翩:大海上会有些什么奇妙的景观呢?小小的青蛙看到那些美妙的景象又会如何感慨万端呢?这些都会给小读者留下悬念。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当成那只天真可爱的小青蛙,对老师和同学讲述自己所可能见到的想到的东西。学生兴趣盎然,语言交际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一位语言学家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我们应摸准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利用实物、实地创设情境。
为了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还要求学生多动手。自然界的树叶各色各样,千奇百怪,课间我让学生找来树叶,进行贴花训练。孩子们做起自己感兴趣的事,个个兴高采烈,不一会儿,作品都完成了,有“船”、“动物”、“花”、“人”等。有时候,我也要求学生课外做些小制作,做好后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做、思、说结合起来,说清楚动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怎样完成制作的,欣赏自己制作成果时的心情,别人对你的作品如何评价,等等。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回家做家务的少,我结合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请学生回家做家务活,如洗碗、拖地、整理床铺等,然后在说话课上请学生围绕家务活说话。这样,学生既有说话的材料,又有说话的愿望,效果比较好。
2.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大家来讨论》时,我将图上小学生看书的不同姿势制成录像,让学生观看后讨论这些姿势是否正确,以及不正确姿势可能给人体造成的危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看书姿势。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想要提高公民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所谓的“拙嘴笨腮者”就会变成“出口成章”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