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2011-12-31 00:00:00金洪波
考试周刊 2011年87期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求知兴趣 教学内容 上机操作
  
  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掌握知识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归根结底到底都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而快速地融入信息化社会,快速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储存、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什么新概念。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80年代初也已经有了相当积极的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完成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Internet、局域网、校园网已经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一、正视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中使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