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2011-12-31 00:00:00祁琳
考试周刊 2011年87期


  摘 要: 新的发展带来新的改革,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也逐渐从传统中转型。作者结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个人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阐述了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看法。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有自己的特点,开展时也应有恰当的方法,教师应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入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英语教学 探究性学习 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此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在教学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改革与探索。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更加具体,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应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前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点、知识点进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一些机械的语法规则,符号化的单词、词组、句型、语言点等,并不是作为交际和交流工具的英语。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加课堂内外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是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探究性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适应未来人才所应该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运而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单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为学生创设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获得知识的渠道,并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
  从广义理解,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探究性学习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
  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征
  1.开放性。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任务并不是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而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共同商讨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学习内容。所以,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每位同学或每组同学选定的学习内容不尽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开放性。
  2.探究性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的问题不是纯抽象的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而是和社会、科学、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在研究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关注现实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使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在自己的研究中敢于批判、提问、质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上进行研究探索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4.评价具有多样性。探究性学习由于学习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其学习的成果形式多样,包括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主题演讲、壁报、辩论、刊物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成果及目的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
  三、根据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任课老师在工作中的注意点
  1.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教师的工作不是包办代替,而是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同时,学生学好英语的标准不再是做对某道语法题、读对某个单词,而是在应该使用英语的情况下,能够把英语当做一种工具轻松地使用。
  2.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探究性学习的中心任务是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发现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设计探究课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是探究性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那些难度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同时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取得成功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详细的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帮助学生选好研究的课题和项目,成功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3.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因此,教师必须始终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指导者、协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不断完善自我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倡导和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鼓励学生与老师、与同学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教师与学生都是彼此独立的生命体,都有自己认知的方式。这本身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的可互相共享的资源。在课堂的教学信息互动的情境中,实现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发展,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
  [2]李娅琳.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
  [3]石梅,梁润生,高阳.研究性学习之小组合作研究[J].教育和职业,2006.
  [4]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
  [5]周文胜.研究性课程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03.
  [6]程小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Leech,G.Priciples of Pragmatics[M].England:Long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