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医改下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

2011-12-31 00:00:00邵力维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12期


  摘要:该文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阐述了现阶段医疗改革环境下医疗信息网络系统的架构要点,针对此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建立医院医疗信息网络系统,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为案例进一步提出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农村合作医疗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2-2766-01
  1 绪论
  随着现阶段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建设和优化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成为医疗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其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各个区域、县(区)等都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方法建立医疗共享服务,从而为各地居民提供了更方便的就诊条件,尤其是给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医疗信息网络系统架构要点
  1)确保以电子病历为核心
  电子病历的建立可以保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居民个人临床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互通互联,同时可以使居民健康状况的档案直观、清晰地将具体数据显示在计算机系统中,这样有助于规范医院临床路径,实现医疗过程的有效监管,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
  2)以支持区域协同医疗为重点
  根据新医改目标,应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及相关部门之间统一高效、信息共享的区域卫生协同服务模式,从而保证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建立与完善,合理分流病人群体,更方便、更快捷地解决居民疑难病症,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信息系统应为患者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立唯一的身份标识,在各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实施一卡通服务,使医院能够快速获取病人基本信息并及时就诊。二是信息系统应将医院的门诊部、病房等部门进行统一整合,方便患者进行手动和自动预约功能。三是信息系统应形成统一技术支持的培训平台,通过远程会诊实现总院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从而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继续教育服务等。
  3 如何更好地建立区域医疗信息网络系统
  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已经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内部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不同医疗机构的信息网络系统结构不同,从而造成相互间信息沟通不畅,使得医疗信息无法有效共享。这样不仅给居民诊带来不便,同时也会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所以,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要以政府为主导,以软件企业投资开发为辅的组织架构实行。相应的政府机构组织医院代表及软件人员负责制定一系列数据存储、传输标准及操作规则等;医院根据指定的标准和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内部信息化工作;软件企业负责开发医疗机构的信息体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数据信息的共享和调阅。
  1)信息网络系统遵循其总体技术原则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在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其安全性原则,包括信息不外泄和丢失,可通过专网专用,调阅权限严格合理分配来实现,也包括数据信息不被篡改,可采取数据信息分级控制、授权调阅等方式进行规避。
  2)信息网络系统遵循统一数据信息,分模块化集中管理
  以医院本部的数据中心为信息平台辐射到区域内的各个社区服务站,从而实现对居民信息的统一集中存储和管理,使辖区内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一体化;同时,采取信息模块逻辑划分,各模块间提供相应的接口信息。信息逻辑模块包括居民基本信息模块,居民健康体检信息模块、居民诊疗信息模块、居民电子病历信息模块等,将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基本诊疗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和统一数据平台,集中存储在医院本部或社区中心的中心服务器上,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和规则调阅数据信息,从而方便查阅任何已有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极大方便了居民的就诊问题。同时,对于居民的检验检查结果,医生根据已有的权限进行查阅,不仅避免了重复治疗,又降低了看病费用,提高了医生就诊工作效率。
  4 医院新农合系统案例分析
  建立全市统一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平台,方便农民持合作医疗卡就能在任何一家同市级平台联网的医院就诊,实现即用即补。这样,病人在医院就医时,医院可通过医疗卡确认病人的身份并登记相关入院信息,同时住院所需费用明细也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出院时,医院将自动处理结算数据,病人可实时进行结算、补偿。目前,各县(区)都有自己独立的新农合系统,但是由于网络系统互不相通,诊疗代码、药品代码等不一致,而我们不能做到所有县(区)代码和程序的统一,所以,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组建统一的市级平台网络,以市级平台为中心,同下面各县(区)建立光纤直接连接通道。
  2)设立中心网络的统一编码,各县(区)的编码同中心标准码对照,确保中心网络的所有编码都有相应的对应。
  3)在各县(区)的前置机增加数据转发功能,如果非本地结算,数据包将自动转发到市级平台的交换中心。
  4)医院程序改动:增加病人的县(区),以确定相应的数据包转到那个县(区)处理,同时增加相应的报表,方便对账。
  这样,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向转诊,协同治疗。所有诊疗信息高度共享,各县(区)建立了实时结报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使得病人在上级医院或跨县(区)就医时实现直接报销,对于病人的及时就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使得医院内部各种数据信息真正流通起来,不仅涵盖了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和既往病史信息,同时也为及时诊断病情提供了有效保障,便于各个地区、市级、县级乃至乡镇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完善的医疗就诊条件,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随着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不断进步,应该更进一步得实现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同时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详细的学术研究基础数据信息,使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首珏.新农合费用实时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