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多媒体课件效果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1-12-31 00:00:00马海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17期


  摘要:目前,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了学校日常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但是目前多媒体课件不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制作,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偏离了原有的目标。该文通过对不同学习理论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寻找多媒体课件效果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行为主义;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7-4185-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各国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信息化教育的特征不仅包括了教育层面,同时也包括了技术层面。其中教育层面的特征包括了管理自动化、学习自主化、教育资源全球化、环境虚拟化等;而技术层面的特征包括教育资源资源的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以及网络化。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的利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教育者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一种重要的应用途径。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为了参加各种参赛评比或者是优质课的选评等才回去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得多媒体课件制作并不是为更好的教学服务,不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不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制作,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偏离了原有的目标。为此,本文将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的提高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1 两种学习理论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后到目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中建构主义被认为是认知主义学习的新发展。并且目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章将主要对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两种理论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影响进行研究。
  1.1 行为主义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在上世纪初,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再教育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行为主义中,学习是行为所改变的结果,是经过有选择性强化而逐步形成的。为此,如何进行行为的强化以及环境和条件就成了行为主义者眼中学习的重要因素。行为主义学习理路有如下几个基本观念:
  1)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的渐进过程,通过不断的尝试,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事物;
  2)学习是一个通过对学生产生刺激,最后学生产生反应的行为,不同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3)学习需要不断的强化。
  多媒体课件可以看成是程序教学过程 的中的制作行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程序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有着非常强大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当选择其中的选择题时,会出现掌声等声音提示来是否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样在答题者答题之后,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可以让学生的行为得到强化,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1.2 建构主义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皮亚杰(J.Piaget,瑞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认为儿童的认知应该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逐步的认识世界,并且通过时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个体的认知与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说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建构主义有如下几个基本的观点:
  1)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掌握已有的知识更加重要;
  2)知识的获取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认知方法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获取的;
  3)学习是周围环境的刺激与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建构主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特征就是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在新内容设计前,必须要对已经讲过的旧知识进行复习,让这些新旧知识产生一定的联系。例如在对动量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之前,先对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进行复习,这样方便学生在对已有知识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动量定理的相关知识。
  2 提高多媒体课件效果策略研究
  2.1 两种不同理念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较
  在行为主义的指导下,多媒体课件分成封面、导航页面、复习、新知识以及练习这五大部分,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多媒体课件分为:封面、导航页面、复习、情境、新知识以及练习这六个部分。虽然从结构上来看,两者的区别不大,但是在具体的实现上区别很大。
  1)封面的比较。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封面一般只是包括课程名称、教师名字等基本的信息或者是实现整个课件内容的导航。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封面首先会通过与新内容相关的一些动画来介绍课堂的主要内容,然后在进入到最终的与行为主义指导下向类似的多媒体课件封面。
  2)复习部分的比较。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会对上堂课所介绍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以巩固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且对学生进行强化刺激,同时也防止学生遗忘已学的知识。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复习部分则更加贴切,不仅对学生以后的知识进行强化刺激,而且复习的内容与将要学习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复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必须的。
  3)情境部分的比较。情境部分的作用相当于课件中复习部分与新知识部分的桥梁,通过这个环节,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复习部分的内容非常平滑的衔接到新内容中。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并没有这部分的内容,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中,情境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起到了新教学内容引入的重要作用。
  4)新内容的比较。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遵循开门见山的原则,通过直接将新课的内容介绍出来,并通过不断的强化,将新课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学习类型,例如类似于英语单词、事实材料等知识的学习。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则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首先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一步步的深入,最终引出新课的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适用于逻辑推理要求较高课程的学习。
  5)练习部分的比较。由于建构主义关注于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上来进行新内容的学习,所以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对练习这个部分并不是很重视。而行为主义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反复强化,因此练习部分在行为主义指导的多媒体课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
  从前面行为主义或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来看,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注重知识的复述,通过反复的强调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更加注重新旧知识的组织,通过对学生现有知识的引导来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学习理论都各有其侧重点和优势。其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通过顺应和同化两个过程,从而获取了新的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并不牢固,而且很容易被遗忘掉。根据信息加工的理论,外来的信息在脑中只能进行短暂的记忆,然后就会消失,一般来说信息在半分钟左右就会被遗忘,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加深印象,从而形成长时间的记忆。而反复的强调正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点,因此,将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两者有机的结合是进行知识学习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而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注重对学生的反复强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基于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如图2所示。
  3 总结
  教育不仅汲取了人类认知世界的知识,而且使用先进技术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将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实现出来,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的不断进展,本文正是对“如何使得多媒体课件制作更为有效”进行讨论,并指出在行为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共同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安晓飞.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