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等级考试知识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实际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如下的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以课堂讲授为主,网络教学为辅;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改革,实现多元化教学。
关键词:VB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18-02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程序设计成为当代理工科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对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以及与Windows系统的深刻渊源,被很多高等院校作为公共必修课程而开设,该语言也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中考察的主要语种。很多高校一直采用学位证书与等级考试成绩挂钩的政策,因此该课程不仅仅关系到学生对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学习,也是决定学生能否拿到学位的重要凭据。
近年来,我校理科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过关率持续下降,成为学生无法顺利拿到学位证书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既有等级考试本身的问题,也和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关系。
1 教学现状
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上仍存在较多的不足。
1)教学内容因知识点繁多,没有得到有效地梳理。
2)教学组织形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目前,课程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
3)教学实验设计与实际工程技术应用严重脱节。
2 改革措施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改革探索进行分析:
1)发挥集体力量,优化教学内容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任课老师对备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取长补短。继承互相听课传统,不定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从教学方法、形式和内容下手,不断探索,共同进步。
由于以往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存在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针对性不强等不足。本人作为主编之一协同软件教研组部分成员编写并出版了针对性较强且能融合江苏省和全国等级考试内容的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这两本教材特点是强调程序设计算法教学的同时兼顾江苏省和全国等级考试的要求,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编程效率和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目前这两本教材已经应用到VB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收到广大同行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益得彰
VB课程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学生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KZvwAQEG/nen+f6YGkEn+w==法(教学过程的实施尤为重要,主要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的时候穿插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使用黑板和多媒体),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使用其中的作业、通知、邮件、讨论等各种功能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另外,协调教学内容和教学相关进度,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紧密融合,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并具体应用到实际程序设计中。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编程能力。
3)创建网络课程,构建丰富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多元化
VB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大班授课、任课教师一人上机辅导等因素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跟学生之间的交流受到时间、场所的限制。网络课程的使用成为正常教学过程的一个补充,用于完成一些通过正常教学途径无法完成的要求。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平台可以实现以下有效措施:将教学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优秀例程、多媒体教学视频等置于校园网供学生下载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讨论区、作业上传与批改等功能与进行学生交互,为学生解疑;针对历年来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难度逐年加大、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的情况,利用网络平台根据需求给学生补充针对这两种不同考试的相关知识,杜绝以往很多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还不了解考试的题型、命题的方式以及必考的知识点,避免了无准备之战,对提高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课程的使用使教学的形式实现了多元化,教学效果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40分钟,这种方式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本人主持的校立项建设网络课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2008年)验收获得优秀等级(图1)。
4)改革考核方式,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VB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应用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算法实现的编程能力。针对以往课程考试以传统的笔试方式为主,存在“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弊端,我们采用计算机网上无纸考试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考试尝试,对考试模式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践证明:1)由于试题实现随机抽题,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