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空间教学环境下,探索空间课程资源建设与运用的教学效果,并以“单片机系统分析与调试”资源课程为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展空间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空间资源课程;教学设计;空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00-02
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发展有机的融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利用前沿的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越来越倍受教育界的关注。在虚拟的网络大学城的环境下,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
1 信息化教育的环境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施展课堂导入、教学语言、讲解、演示、板书、提问、课堂组织技能组织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在物理教室,通过教师、纸质课本、图书借阅、实训室等有限的几种途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在已有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空间资源课程的教育环境下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控制、利用电子白板代替黑板讲授,使其智能化、信息化,构造出了新型的教学媒体环境,如网络教室、虚拟课堂、空间大学城等。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与形式的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近期推广和使用的空间大学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新型的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领域公开资源,共享资源,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建立的学习环境,教学和学习活动变得活跃。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大学城,找到需要的资源,找到良师和益友,构建出自己温馨的学习环境。通过互联网到世界各所学校聆听专家讲学,找到了随到随学的课程,找到了没有下课的课堂,没有边界的教室、没有不相识的教师,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线上交互,线上分发和收集作业、批阅作业和反馈信息,在空间的大学城里教与学的气氛非常活跃。空间教学平台的搭建,将最强的教育师资力量,最优质的教育课程,提供给空间的师生,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教师可以线上学习、提升和备课。高职教育真正向“开放学习”的目标、数字化教学方向迈进。
2 空间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是信息化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也是信息化教育重点建设的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中,各个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早期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学科网站等,但这些资源缺乏整体规划,仍处于自建、少管、没人用的状态,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在当前空间大学城里,教师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给了教学资源一个科学发展的平台。可以说,网络带来海量的信息资源、空间大学城实现教学资源的规范建设与共享。
首先广大学科教师,基于网络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规范整合与建设。空间大学城对教学资源开发、存储、传输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应保证足够的网络带宽,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通畅快捷、安全可靠。
其次必须建立空间教学资源库,如方法库、原理库、案例库等,将分散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涵盖视频、音频素材、案例、题库、课件、网络课程等的开发建设和重新整合,以及传统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整合建设。要求开发与整合的资源与学科课程建设相配套,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现代化教学应用要求,数量上覆盖各专业的当前开设课程,质量上在满足使用的基础上,力求系列化、精品化。
再者利用相应的网络教学系统,为物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提供应用平台,满足教与学多方面的需要。空间课程资源应紧密结合学科课程的特点,建立能够体现多种教学模式,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3 空间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在虚拟的空间大学城的环境下,我们连续两年开发“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探索空间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挖掘自己潜能。
3.1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的建设
开展空间教学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需要充分利用空间大学城来开展空间教学。在空间资源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有效的设计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采用了学习网站的“四策略”设计模式,即:资源课程学习网站采用了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师导学模块、设计清晰的导航策略等“四策略”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根据“四策略”模式的设计思想,结合“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的特点、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以及网络环境的特性,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理念,开发了“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建设的资源有理论教学、课程标准、学习计划、原理库、实训库、方法库、视频库、相关资源、群组讨论等组成,构成了“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完善的知识结构,使课程内容能全面、综合地表现出来,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很好地支持开展空间教与学。并以此“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作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站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的物理课堂后的再学习、浏览、讨论和答疑考核,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以及信息交流。
3.2 应用空间大学城空间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设计
1)研究的目标。探索基于空间课程资源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辅助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构建模式图。
2)实践内容与教学对象。①实践内容:以任务为主导。学生通过空间教学情景下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提高教学质量;②实践对象:应用电子09级、应用电子10级学生。第一轮实践的教学对象为应用电子09级高职生,共205人;第二轮实践的教学对象为应用电子10级高职生,共155人。研究的教学环境是空间大学城。
3)教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行动研究是指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研究主要应用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操作流程等方面;评价研究主要应用在检验空间大学城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方面。
3.3 应用空间资源课程开展空间教学的实施
我们对应用电子09级、应用电子10级学生和任课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开展了空间教学实践。如图1是实训教学流程设计图。
3.4 应用空间资源课程开展网络教学的效果评价
在空间教学结束之后。为了了解学生对基于空间大学城的辅助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态度以及对空间资源课程的态度,我们采取人人参与测评的原则,从参与空间教学实践的所有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360份,有效率100%。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如下。
表1
空间教学模式的认同程度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空间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持肯定态度的。58%的受调查者认为对空间教学是感兴趣的,能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问及学生通过空间资源课程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学习,自己有什么收获时,学生认为有多方面的收获,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在帮助理解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方面都有所帮助。
通过开发空间资源课程,利用空间大学城辅助教学,明确了开展“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开展空间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出并完善了空间教学的四策略辅助教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教学无限延伸(扩展);让学生通过空间进行自学、交流,提高了“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质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绝大部分学生对空间教学模式是肯定的。高职信息化教学利用空间大学城建设空间资源课程,进行空间教学,逐步走向完善,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