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课程实训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管理学生课程实训过程,监控学生的任务完成状态,合理评价学生任务完成质量,方便师生课外交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课程实训;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561-02
课程实训是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动手实践,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深入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目的。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课程实训包括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各类高校的几乎每门专业课中一般都会安排一到两周的课程实训,大概10~30个学时不等。尤其在高等职业院校,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实训更加的普遍和丰富。在今天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却很少见到一套为实训课程专门设置的管理系统。为了填补我院实训教学管理中的空白,在.net2.0框架下开发了一套设计课程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方便的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监控学生的设计任务完成状态;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互动交流,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管理者可以将题目、任务等信息发布在该平台上,方便与各个用户查看,同时能够为后期建设留下丰富资料。该项目课题获得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 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功能概述
整个系统基于B/S模式建立,用户无需下载客户端即可操作。系统采用asp.net技术,使用C#作为开发语言,使用sql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在平台中包括课程(批次)模块、学生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课题管理模块、选题模块、日志模块、互动模块、考核模块、系统设置模块等几个部分。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不同角色的用户在每个模块中所起的作用和完成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1)课程(批次)模块
管理员在系统中设立实训课程或实训批次,其中限定参与课题辅导的教师的条件和参加课程实训的学生的条件,这样符合条件的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进入平台在自己可操作的课程或批次下进行课题辅导和课题设计。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同时在多个符合条件的课程或批次中同时进行课程实训和课程辅导。
2)学生管理模块和教师管理模块
管理员可以通过平台手动单个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和教师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批量导入的方式,将学生或教师的信息导入系统数据库内。首先将学生或教师的信息导入到固定格式的EXECL表中,再通过平台上的程序操作一次性批量将EXECL表中的数据导入数据库表中。学生和教师也可登陆系统后自行修改各自信息。
3)试题管理模块
教师可以自己在平台内发布题目,每个题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题号,同时发布题目的教师对该题目有管理权限,可以修改、删除题目和向该题目上传资料。发布题目的教师本身即为该题目的辅导教师,也可指定其他教师为该题目的辅导教师,但其他教师没有修改题目的权利,删除题目仅表示放弃对该题目的辅导权。
4)选题模块
在平台中,管理员可以给学生指定设计题目,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在自己选题时先选择自己可以参加的实训课程或批次,然后选择该批次下的设计题目,然后选择指导教师;或先选择指导教师,然后选择该教师名下的设计题目。选题完成后向指导教师发出选题申请,教师审核开题后即可开始设计题目。一个批次学生只能进行一个课题的设计,当前批次设计开始后则不能选择其他设计题目。如果需要改题的学生,可以向教师发出改题申请,指导教师同意后,取消其名下的学生,则该学生可以重新选择题目。题目完成后向教师发出结题申请,并附带设计结果或内容,指导教师同意后即可结题并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
5)日志模块
管理员在实训开始之前,根据实训课程的不同情况,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划分设计阶段,提出不同阶段的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按照固定阶段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根据进度向指导教师提供实训日志,由教师进行评判实训进行程度。实训日志最后将打印输出并作为学生实训成绩的重要评判指标。
6)互动模块
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留言提问的方式向教师寻求指导,也可向教师发送问题文件,教师也可以将题目所需的参考资料或信息通过平台向学生发布。
7)系统设置模块
管理员根据教学需要,在平台中开设实训课程,导入教师和学生信息,导入课题信息、管理院系、专业、班级信息,发布系统公告等。
2 系统的设计实现
1)UML对象建模
在代码编写前,对整个系统进行UML对象建模,包括对系统中的用户对象建模,事件流程建模等等。
2)数据库设计
系统使用SQLSERVER 2005数据库。SQL Server 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它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易于使用,扩展能力强等特点。在数据库设计中,将学生、题目、教师、实训课程(批次)单独建立数据表,每个表中都包含各自需要的主要信息,比如学生表包括学生学号、姓名、专业、班级、联系电话、邮箱、照片等信息;教师表中包含教师的工号、姓名、性别、专业、特长、简介、照片等信息;题目表中包含题目的名称、题号、适用的专业、课程等信息;批次表中包含批次的编号、名称、内容、限定的专业、班级、课程等信息。
通过使用学生—课题,课题—教师两个表将学生、题目、教师和实训课程(批次)的数据联系起来,做成学生选题数据表和教师管理题目数据表。学生选题表stutosub_db结构如表1。
教师管理题目表teatosub_db结构如表2。
在日志表设计中,首先建立批次表,然后由不同批次建立出实训阶段表,学生在不同实训阶段填写实训日志。
3)代码设计
平台采用asp.net技术,使用C#语言编写。ASP.net构架可以用Microsoft(R)公司最新的产品 Visual Studio.net开发环境进行开发,目前最新的版本是ASP.net 4.0。它的优点在于强大的适应性和高效的管理性,并且在Visual Studio.net开发环境中提供非常多且好用的控件,用户也可以快速的创建自己的自定义控件,使其功能更为强大。安全性基于Windows认证技术和每应用程序配置,确保原程序的绝对安全。在使功能实现同时因其所见即所得和自动完成的编程操作使编程效率大幅的提高。
基于在系统中充分考虑面向对象的编程操作,为系统中的用户和操作建立各种类,包括各种对象类和操作类,在类中将对象的操作设定为不同的方法,在程序页面中基本靠调用各种操作类中的方法来进行系统操作,这种方法也大幅提高了编程效率,同时也使系统更加容易维护。比如关于教师的数据操作都放在teaoperate.cs类中,而关于学生的操作都放在stuoperate.cs类中。
4)系统测试
在系统完成后会进行大量的测试,测试是软件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我们主要采用动态测试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软件的编写人员尽量不参与测试的进行。我们找了一个专业60名学生和10位老师,对系统的运行能力、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了一周左右的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很多原来编写中的错误和疏漏。进而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对于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效率更高,但测试的漏洞可能更多。
3 结束语
课程综合实训管理系统在我院运行了已有两年半,其中经过几次升级和补丁。目前已比较成熟。系统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技术,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使用。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易于维护,使用ASP.net技术使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现在机械学院的全部课程实训已经使用了该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很好的解决了原来课程实训管理混乱的问题,为教学管理保留的准确的资料。下一步是向全院其他专业及其他高职院校推广该平台。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