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同

2011-12-31 00:00:00丁锐
文史月刊 2011年11期


  链接>>
  吴樾(1878年-1905年),原名吴越,字梦霞,又作孟侠,清朝末年安徽桐城人,革命家。
  1902年入直隶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加入北方暗杀团,秘密进行反对清政府的活动,后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1904年,北上北京刺杀清政府满族少壮派领袖铁良,恰逢当时清政府派载泽、徐世昌、端方、戴鸿慈、绍英等五大臣出国考察,为实行君主立宪制做准备,吴遂改变计划,决定刺杀五大臣。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准备自正阳门车站出发,吴混入仆役之中,引爆炸弹,希望与五大臣同归于尽。吴当场身亡,五大臣皆受伤,其中载泽和绍英受伤较重。清政府被迫推迟考察团出发时间。
  
  她是一位温婉纤弱的女子,却有一个不让须眉的名字——严无畏。
  他叫吴樾,外表俊秀儒雅,儒雅中却透出一股逼人的英气——她不知道,他是一个革命党。
  1903年,他们在河北保定府相识。
  他们都来自人文荟萃的“桐城派”故乡,她刚过及笄之年,他25岁,是她的家庭教师。
  吴樾发现,这位同乡小妹聪慧过人,实在是个可造之材,就在课暇之余,把进步书刊《中国日报》、《革命军》、《白话报》、《苏报》等拿给她看。严无畏这位天真无邪的深闺秀女,就这样开阔了眼界和胸怀,濡染了反清爱国思想。
  爱,悄悄在他们心底扎了根。
  和严无畏独处时,吴樾常常说起和他披肝沥胆、许为生死之交的义侠之士,如蹈海牺牲的陈天华,殉难于庚子汉口战役的汪熔,就义于滦州独立之役的施从云……严无畏隐隐觉出她的这位心上人,这位看似文弱的白面书生,正在酝酿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吴樾常常像孤松一样沉默着,时而长吁短叹,时而又慷慨激昂。
  她仿佛害怕失去什么,几次欲问又止。
  一天,她听到吴樾在低吟“桐城吴某身长存,不杀满奴誓不休”,终于鼓起勇气,问心上人在作何筹划。吴樾脸上露出决然的神情,尽量语气平缓地说:“目前清廷正欲以‘预备立宪’的骗局愚弄国人,以图苟延残喘,不日将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我此番去京,誓除五贼,恐凶多吉少,望小妹保重!”
  严无畏听罢,非但无惊惧之色,反而慨然赞同道:“人心未死,谁不思汉?只恨我体弱多病,恐为你累赘,不能同你一起去。”
  她来到书桌前,写了壮行三绝——
  感君爱国救同胞,几个男儿意气豪;愧我无才能共事,莫因离别赋牢骚。
  诸般讲解殷勤教,领悟无缘恨未消;从此窗前难共语,奈何天里度终朝。
  茫茫后会知何日,痛苦分离在目前;好梦岂知容易散,痴心空望月常圆!
  字里行间,深明大义、痴情凄婉。
  吴樾读罢,百感交集,揽无畏入怀——为了千万万同胞之觉醒,我吴樾今生有负于你了!
  不日吴樾起身,来到京城。
  到京城后,吴樾住在“桐城试馆”,和挚友赵声、秋瑾、陈独秀等作前期准备。期间,他们为谁应该当“荆轲”起了争执,最后吴樾以一句“建设国家请君任之,君为其难;舍身暗杀我为其易”结束争议。
  这时严无畏的“家书”也到了,除表达无尽的思恋以外,严无畏还誓言,如果爱人牺牲了,她一定要为他复仇。
  吴樾很快回一封长信对她进行开导:“所谓复仇,非为我一己之私,而是为千万同胞复万世之仇……”并希望她“思想日渐发达,智力日渐进步,能够走上革命的道路,以法国女革命家罗兰夫人为榜样”。
  1905年9月24日,北京前门火车站一声巨响,一个年轻而壮烈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瞬间。
  “化一我为千万我,前者仆而后者继。”27岁的吴樾,如一道流星,滑过辛亥革命的黯黯前夜,唤醒了诸多国人的麻木心灵,激励了更多革命党人奋起抗争。
  吴樾的师友纷纷作诗文凭吊,陈其美长歌当哭:“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