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题解析】
今年作文题型与去年相同,都是材料作文,但较之往年“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而言,今年明确限定为“议论文或记叙文”,这对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议论文写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考重在测试中学生的理性、思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想广度和深度。如今许多高中生不大会写议论文,因此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首次限定文体包括议论文就是今后一个方向。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素材是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的一段话,袁隆平是生活在当代的著名科学家,大家对他的事迹都熟悉,作文素材直视生活,给人亲切感,内涵丰富深刻,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人。材料富有深意,学生想要拿到高分,应该更充分地理解整段话的内涵。选材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考生要充分理解文中的省略号前后的句子包含两方面内涵:第一部分“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关键词“工作”,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劳动,“草根”性地工作。第二部分“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关键词是梦想,考生在写作文时,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一定要把这两个点一起兼顾到。不能只写脚踏实地劳动的一面,也不能只写梦想的一面。若只写崇高的理想,或只写对工作的实在,则就弱一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袁隆平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但因为他具有对工作的热爱,有奉献精神,在他眼里,这个过程却充满了幸福与快乐。一般而言,普通人无法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即便到了成就很高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着对更大、更远梦想的追求热情。可以说,这非常富有人格魅力。考生如果以此为切入点,还可以升华到人生价值观等层面。考生可以从如何面对所处环境、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理想、如何体验幸福快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追寻诗意生活、如何感恩生活、如何与人分享等方面切入。
出题者是想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以袁隆平的科研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但考生如果能够反向去思考,与袁隆平热爱自己的事业相反,当现实中你的工作、学习和兴趣不一致的时候,或你厌倦工作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学生能考虑到这点,逆向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作文也必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从而获得较高分数。
今年作文命题体现了福建省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文体规范要求。理性的思维、睿智的语言、缜密的论证、明确的观点、材料的运用应成为我们写作训练的关注点。
(陈勇)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梵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
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世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名师点评】
本文从考题提供的素材“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一段话”的内容及含意范围内合理立意,提出“热爱诞生创造”的论点。作者认为,做任何事业都要如同袁隆平那样,有热情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热情才能带来真正的创造。文章论据丰富,内容充实,紧紧围绕论点构思行文,主题思想积极向上。
本文“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明显。文章紧扣作文材料,迅速亮出中心论点“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提出袁隆平因为有热情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热爱诞生创造。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第三段运用众多外国名人名言进行引用论证,并且运用名人作品进行事例论证,体现作者广博的素材积累;第四段将袁隆平、王选、钱学森等科学巨匠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与当下缺少热爱的现状加以对比论证,通过鲜明的对比再次论证观点;第五段运用名言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证“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最后再次点题,很有哲理,加深阅卷者的印象。
在考场这种时间紧促,又极少有写作材料可以借鉴与查找的情况下,作者却仍能运用众多古今中外事例、名人名言,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体现出作者极好的文学素养。此文以积极论点、丰富事例、严谨论证、精练语言深深地打动了阅卷教师,从而获得了满分!
(陈勇)
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素得令人动容。在他梦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和高粱一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呵,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温饱问题。
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名利对于他是极淡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
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了唯一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大学里的导师们为了名利不恪守职责,抄袭论文;当郭敬明大言不惭地对大众宣布:“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当“最”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禁困惑: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等却在逐渐淡出视野。
不仅社会被浮躁所笼罩,就连科研工作也面临着这种威胁。君不见有多少搞科研的人为了申请专利,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当我们国人在感叹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中国人时,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人大胆站出来响亮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缺少宁静致远的心境,浮躁是我们国家的拦路虎!”
我们应该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仅是科研工作者,还要有社会各领域的公民们。须知,欲速则不达,别让名利的欲望淹没了你的道德底线。每个个体,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点仰望星空的梦想,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中世纪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着教堂顶部无人可见的雕纹——如果有谁问他们谁能看得见,他们会微笑着说:“上帝看得见,我也是。”
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朴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可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也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然。
【名师点评】
整篇文章文字朴实,就如同标题所取的 “宁静朴素”四个字,娓娓道来。面对素材里“袁隆平的梦想”,作者捕捉到的是袁隆平朴素的愿望和宁静致远的心境,进而形成“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的论点。
文章议论文体特征清晰,段落层次分明,论证严谨有力。首段引用素材切题,从素材里,作者得出宁静致远的心境使袁隆平走向成功的结论。第二段引用海子名言、袁隆平的事例论证宁静致远精神的可贵。也体现了作者对袁隆平事迹的熟悉。第三、四段运用在社会上、科研工作上,急功近利的众多反面事例论据,论述了没有宁静致远精神所造成的危害,与第二段袁隆平宁静致远,造福世界的正面事例论据形成强烈对比。第五段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论证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的论点。最后一段结尾点题,论述了“每个人都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的良性结果,并与素材里的袁隆平的“梦想”遥相呼应,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这篇高考作文,文风朴素,立意合理鲜明,思想积极。作者对所给材料做了适当的合理延伸阅读,议论中有自己的真感悟真议论,不说大话、套话、假话。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体现了一种现实关怀,从而获得了高分。
(陈勇)
幸福的意义
幸福是什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有个好身体。”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幸福并不需要德高望重,更不需要财大气粗。幸福其实很简单,追随你的梦想,做你想做的事。
所以,幸福的意义在于保持你的本心。
也许很多人会嘲笑袁隆平,一个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为何不在国家提供的研究院里工作,反而要亲自到田间劳作,不怕脏不怕累地当一个农民?然而,这些恰恰是他的乐趣所在。因为亲自下田劳作,他体会到了一个农民的不容易。在工作中,他可以维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又可以解决困扰全球亿万人口的粮食问题,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位科学家所认为的幸福的意义吧!
幸福可以是自我精神的富足,也可以是为大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但是,过分而盲目地追求幸福是万不可取的。
去年,中央曾做过一个调查“国民幸福指数”。许多民众都认为,当今的幸福生活,主要体现在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私家车,或是银行中一笔不小的存款。那么请你试想一下,搬进公寓真的比住在农家小巷中更幸福吗?徒步上街或骑自行车出门难道不比开辆冰冷冷的汽车更容易交流亲情吗?也许你们在追求的那种所谓的物质上的幸福时,早已不知不觉地失去了些什么。蜗居虽小,却很温暖。这个世上有人以喝茅台发愁,而也有人因喝矿泉水为乐,幸福不仅仅物质就可以提高的,更多的,你需要享受生活,享受你所拥有的。
你将难以想象,一个93岁高龄的老太太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册画集,然而她真正学画画是从5岁开始。在这长长的九十几年的人生旅途中,她经历过战争,疾病,她放弃了许多,但她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画画。许多人钦佩她的毅力,但她的坚持也令许多人不解。她说:“我不为成名,但我必须坚持,因为只有在画画中我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幸福,但幸福不是仅仅物质生活的满足,淡泊名利也并非适合所有人。但是只要你怀有一颗纯真质朴的心,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心中的那一个梦想,你将得到属于你的那一方净土,你将切实体会幸福的意义。
【名师点评】
文章紧紧围绕所给材料,同时能联系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是一篇很有现代感与哲理精神的考场作文。
文章事理结合,论证严谨,层次分明。文章采用“总—分—总”段落结构。首段用素材与名言引题,快速明确立意,提出中心论点。第三段运用袁隆平事例,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第五段通过对比论述,论证“过分而盲目地追求幸福是万不可取的”的分论点,第六段运用事例论据,再次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收束全文,强调论点。
作者在论证论点时,能将举事例、讲道理、对比等论证方法有机结合运用,体现出作者对议论文写作能力,文中所举93岁高龄老太太实现梦想的例子准确典型,道理令人信服,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说服力。
(供稿老师: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