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化了坚冰/李华章

2011-12-31 00:00:00李华章
长江文艺 2011年9期


  第一次见到吴丈蜀同志,是在汉口湖北人民出版社大楼上,时间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写诗歌、编写连环画脚本,同诗歌编辑邱祥凯、肖剑锋、秦文仲三位同志熟悉。每到武汉公差,常去看望他们,对其他编辑只是点头打个招呼。一次,我问文仲同志:“坐在角落位置上的那一位是谁?”他悄声告诉我:“他是吴丈蜀,编古典文学的。”看样子已到花甲之年,身材瘦小,面容疲惫。原来,1957年的灾厄曾落到他的头上,被下放农村监督劳动。之后,在出版社的纸张仓库做勤杂工,落实政策后才回来的。一顶“右派”帽子,竟把他从出版工作岗位上弃置长达22年,处在人生低谷的艰难中。从此,我去湖北人民出版社便主动同吴丈蜀同志打起了招呼,有时还聊聊有关情况。印象最深的是,吴老住房条件极差,他幽默地说是“三无世界”,即:无阳光(阴暗),无空气(指不透风,污染严重),无水管(自来水管)。他所遭受的“横逆”到了这步田地,真是尽历了人生的苦难与磨炼……
  几年后,春风吹化了压在吴老头上的坚冰,恢复了做人的权利,也重新获得了发表作品的权利,而且调到省社会科学院,作研究员,迎来了发挥他一技之长的美好日子。住房条件逐渐改善,不久,他分到了东湖之滨的“高知楼”。
  因为获得了笫二次政治生命,心情舒畅,他常以诗人、书法家、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的身份参观各地名胜古迹、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参加诗词创作会议。记得1982年前后,他参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参加在秭归举行的“屈原学术讨论会”;参加省文联组织的作家(诗人)“三峡笔会”、秭归“端午诗会”等等,我同吴老见面的机会多了,彼此更熟悉了。曾奉命登门为“三游洞”求字,他不收润笔费,给我很大的面子。
  吴丈蜀,四川泸州人,1919年出生。从小喜欢古典诗词,背诵木刻本《唐诗三百首》,对古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泸州上初中时,利用假日,在县图书馆把清人张惠言编的《词选》全部抄录下来,放在身边随时阅读。并学习诗词理论著作,开始学着写诗词。1957年人生逆转。在漫长痛苦的22年中,为寄托精神,常写写诗词,并开始系统地研究诗词,这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78年获得“解放”后,除了完成科研课题工作外,写作诗词便成了他的日常工作。几年间,先后写了1000首诗词,在报刊发表的占三分之一。出版有《读诗常识》、《词学概说》、《诗词曲格律讲话》、《回春诗词抄》等,还出版书法《吴丈蜀书兰亭序》、《吴丈蜀书法集》等作品。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协原主席、湖北暨武汉诗词学会原会长。在书坛、词坛声名远播,影响深远。其书法已到炉火纯青,拙中藏秀,别具一格。愈到后来,求字者愈多,乃至一字“千金”矣。1988年11月8日,在全国第五次文代会召开的日子里,我发现湖北省代表团33人中,只有吴丈蜀先生最“值价”(湘西方言)。无论是散了会或是饭后,吴老身边都是前呼后拥,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目睹此情此景,令人钦羡不已。
  1988年4月,在出版社接受诗稿十分谨慎的情况下,承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的关心和好意,愿意出版吴丈蜀的诗稿。同年11月,我收到吴老惠赠的大著《回春诗词抄》,心里十分欣喜。扉页上题写:“华章同志教正。”落款是:“丈蜀1988年11月”。看到“教正”二字,心里惶恐不安了许久。吴老生性傲气,也许待后辈例外吧!书,32开本,4.5印张。书名自已题写,字如其人;封面整页树枝上鲜花灿烂,预示春回大地,春意盎然。诗集收入自1979年至1984年的诗词300多首。由老友刘树勋教授写《序》。
  《回春诗词抄》的书名,如同作者《后记》所述,“目的是为了纪念这个使我获得笫二次政治生命的可贵日子。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就不可能重见阳光,自己的作品也就永无出版的机会。因此我把这本诗集取名《回春诗词抄》,一方面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一方面说明它是枯木逢春的产物”。
  集子中的作品,是按写作时间先后编排的。除了少数是在特定环境的即兴之作,多数都是有感而发,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生活道路由坎坷曲折走向康庄幸福。新中国成立之际,他正在香港。当时,有爱国港商愿以重金聘留。可他毅然返回大陆,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吴丈蜀先生热爱祖国,也热爱神州的壮丽山川。每到一地,参观名胜,流连山水,借景抒情。诗集中的山水诗、题咏名胜之作数量最多。但都是触景生情,情感真实,词意隽永,感怀独到,抒发出诗人的精神力量。比如《长沙爱晚亭》(七绝):
  
   亭名爱晚只缘枫,
   万木萧森绿意浓。
   翠叶扶疏非不爱,
   三秋更爱老来红。
  
  又如,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而作的《浣溪沙》,其胸怀广阔,境界高深:“辛亥年秋念武昌,义旗高举日重光,共和缔造永流芳。切愿台湾归祖国,人民团结共兴邦,先驱告慰志终偿。”再读《葛洲坝泄洪闸》:“银河倒泻落重霄,声震南津地撼摇。恍似钱塘秋月皎,万方来看浙江潮”。不仅浮想联翩,风神独绝,而且有强烈的时代感。
  吴丈蜀的诗词风格,语言自然,清新俊逸,空灵超脱,挥洒自如。比如:“已过断桥桥不断,一身轻快到西泠”(《车行西湖滨》);“身如一叶航光海,只见明珠不见城”(《重庆枇杷山夜眺》);“离家少小乡音改,一听乡音便觉亲”(《重返泸州杂咏》)……虽质朴自然、多用白描,却宛然神似、感慨淋漓。
  岁月流逝,又一个22年过去。今天,重新翻阅,轻轻抚摸,感觉美妙,真乃一本难求。这难以忘怀的书缘永远萦回在我的心间!
  
  责任编辑 向 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