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2011-12-31 00:00:00蔡小龙
经济师 2011年9期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现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点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行平价指标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完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内容 不足 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36-02
  
  一、我国现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2002年财政部根据《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后确立的。它以资本营运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均有了较大的改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是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的指标构成。
  1.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核心指标,由反映四部分评价内容指标构成,用以形成企业效绩评价的初步结论。其包括:反应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
  2.修正指标。修正指标用以对基本指标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准确的企业效绩基本评价结果。
  3.评议指标。评议指标是用于对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形成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验证,以进一步修正定量评价结果,使企业效绩评价结论更加全面、准确。评议指标主要由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在岗员工素质、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综合社会贡献等指标构成。
  
  二、我国企业现行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了多次重大变革,但通过对我国企业现状的分析,发现在具体实施运用方面仍存在许多障碍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是现行指标体系主要运用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静态分析;二是现行指标体系未能充分考虑对“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的剔除;三是权重设置不合理,固定权重不能满足多重主体的需要;四是忽视了现金流量方面的内容;五是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重要作用;六是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能力。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中设置评议指标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和评价企业关注未来发展能力,把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今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强调的是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而反映企业基本素质的这3项指标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中应该有所体现,但其权数占整个评议指标体系的40%,却是不合理的。至少是难以客观准确地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稀释了设置评议指标的作用。在评议指标体系中,强调的是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这两项指标其权数分别为14%和12%,只占整个评议指标体系的26%,这对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当今世界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的发展创新是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进行市场扩张并巩固占领市场。这一权数过低导致企业不能全面考察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不能准确地估计企业的发展潜力,从而丧失了企业与其他先进企业相抗衡的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1.增加企业动态经济状况分析和关注企业或有事项及期后事项的相关指标。现行评价体系应增加反映企业动态经营状况的指标,更加客观评价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可设计“或有事项预计损失”和“期后事项形成的损失额”两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或有事项预计损失=预计的诉讼赔偿+贷款担保可能承担的连带损失+违反经济合同预计应承担的违约金+产品质量实行“三包”的预计支出+其他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额。
  应该注意的是,对将来可能产生的收益,根据国际通行的谨慎性原则不作预计,即该指标只考虑或有损失,而不考虑或有收益。
  期后事项形成的损失额=期后重大诉讼和仲裁事项裁决的赔款+期后重大违纪违规事项的罚金+期后重大资产损失和损耗等
  期后事项形成的损失额,是指计算绩效评价指标依据的企业会计时点至计算分析的实际时点期间企业发生的重大损失事项,这种重大损失事项足以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公正评价。
  上述两个指标可以看作是对企业静态财务数据的动态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分析数据的历史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2.增加对“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剔除的修正指标。现行评价体系应增加“剔除虚拟资产项目的修正资产总额”和“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修正利润总额”两个指标,可以考虑按以下公式计算:
  剔除虚拟资产项目的修正资产总额=资产总额-(三年以上应收账款+积压商品物资总额+已淘汰生产线及设备总额+长期无收益的不良对外投资+长短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净损失)
  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修正利润总额=利润总额-(1临时获得的补贴收入+接受捐赠收入+超出公允交易价格从关联方获得的利润+资产重组净收益+债务重组净收益+资产处置净收益+其他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
  上述两个修正指标,可以在取得基本指标计算结果后进一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时进行计算,用以评价企业真实的偿债和盈利能力。
  3,权重设计中的考虑。前已述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各个指标的关注程度是不一致的。一般而言,企业所有者最关注企业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将资本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企业债权方最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视为最重要指标;企业自身关注的是企业当前利益和发展能力。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的需要建立不同的权重体系,可以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即根据评价指标的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数据分析得出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有效剔除不相关指标的影响,减少信息冗余,从而保证评价方法的简便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4.增加现金流量相关的指标。(1)相关的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经营浮动现金挣流量,流动负债,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等。营运质量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营业利润。营运效率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现金充足性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货增加额+现金股利+资本支出)。(2)将现金流量指标与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结合的方法:一是利用现金流量指标对会计盈余进行修整,并据以计算获利能力指标,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会计盈余的可操作性,使所得指标真实可靠。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现金流量指标的加入是确定其投资方向最有利的依据。二是偿债能力指标是由现金流量指标和传统指标两部分组成,而现金流量指标应占更大的权重。因为现金流量是稳定增长的企业偿债能力的必要保障,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应扩展传统的偿债指标,突出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的分析。三是营运效率指标同样由两部分指标构成,由于传统的财务指标在这一方面具有现金流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此项指标应以传统指标为较大权重。四是资本充足率指标主要考察企业是否有筹资需要,应由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来完成的,可作为整个指标体系的辅助分析指标。
  5.增加知识与智力等无形资产评价指标。知识与智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保持的支柱。(1)智力资本比率。指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价值所占比率。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对当今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经营机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所占比例日趋上升,甚至出现专靠无形资产、智力资产经营的公司。该指标通过智力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反映了企业是否重视智力资本以及智力资本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在现有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能否适应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体现。(2)智力资本投资比率。指企业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投资占企业总投资的比重。从长远意义来看,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投资有助于企业形成持久的生命力。企业只有不断引进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才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揭示了企业对未来成长能力的准备情况。(3)知识与智力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是评价企业在知识与智力投资收益方面的重要指标,反映知识与智力资产对企业的贡献规模,也进一步反映不同行业知识与智力资产收益率的差别,以及同行业中对知识与智力资产运用程度。该指标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对知识与智力资产利用得越好,带来的效益也越高。
  6.进一步健全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新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发展能力,但仍有欠缺之处,为了改进现有评价指标的不足,进一步健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使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更有效。下面在结合原有指标的基础上从核心竞争力和协调发展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诠释。(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或组织所独具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超越的企业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指标体现:首先是自创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拥有项数,其主要是评价企业是否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拥有的自创专利及非专利技术的项数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独具特色的重要标准;其次是人均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的知识资产、机器设备和员工数量是企业装备能力的重要方面,该指标表明每个员工占有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再次是新产品销售比率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对产品
  更新的重视程度及新产品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最后是顾客满意度,该指标是根据价值范围内的具体业绩标准,对产品交货时间、产品数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2)企业发展是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是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结果。企业各部门的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只有各部门协调发展才可以使企业各类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协调能力指标从企业微观角度来评价,-使企业重视财务指标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销售增长、技术创新、成本降低、资本积累方面的协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