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山西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 文化产业 发展 建议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11-02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产业,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能为山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下面就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文化产业作为山西潜在的主导产业来打造
首先,应当从战略高度思考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从整体经济的视角定位好山西文化产业。以山西自身具有的丰富资源禀赋与分工优势的基础来看,从产业确定和选择的各种标准条件来评估和衡量。文化产业肯定都属于将来地位不断提升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所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可以借助于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完全有必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山西未来的主导产业来精心打造和加大投入。所以应该按照从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前景的认知角度之上,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其次,就山西经济的实际情况而言,迫切需要寻找新兴的产业作为未来主导产业,以接替现有主导产业体系。目前山西几大产业: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电子行业,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可见的未来20--30年必然出现大大的结构变动。如何主动尊重和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演变的内在规律,培育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就成为决策者现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
最后,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动塑造文化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促进山西的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文化和经济之间既存在内在关联性,也存在外部独立性。文化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能更好地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套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借助文化产业发展睐促进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文化产业脱离经济社会水平畸形发展、片面发展。
二、加强领导,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第一,尽快成立“山西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及其相关机构。统领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现在虽然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但是,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配合,需要省委省政府统一协调。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山西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第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要充分抓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实施的契机。推进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行业和单位特点,按照“扶持一批、转制一批、重组一批、剥离一批”的思路,分类分步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要以是否体现党对喉舌阵地的控制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是否加快,所涉及职工的正当权益是否得到雏护、收入是否提高,国有文化资产是否保值增值作为评价改革好坏得失的标准。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协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保证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导向正确、调控有序、富有活力、协调发展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和《山西省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等政策,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资金运作、资产经营、项目扶持、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培养与激励、文物保护与开发等方面为我省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第一。产业政策。简化工商手续,扶持文化产业企业发展。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时,实行专项服务,不得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附加费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须在7个工作日内核发《营业执照》;文化企业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私营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可以允许组建企业集团。所有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经营的文化企业,申办公司所要求的注册资本只需要不少于人民币10万元。对从事以上文化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可以不受资金制约。对于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允许其注册资本在三年以内分期注入。可以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或科研成果等各种无形资产评估作价,作为出资组建文化企业,对于评估作价八股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最高限度可以达到40%。文化企业也可根据其经营成本,综合考虑文化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依法自主来确定各种报刊、书籍、演出、音像制品以及其他文化经营服务项目的价格。
第二,财政政策。为了支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可以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要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调整预算结构。根据文化单位的不同性质,实行各种不同的财政支持模式。继续保持财政对文化、教育和体育等文化事业投八的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势头。继续保持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扶持。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展览馆、科技馆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全额财政供给,对新闻出版单位、广播电视单位等从事非盈利的工作人员的活动经费可以实行全额财政供给。经营性业务部分可以采取过渡期财政补助方式,剥离转制为企业。逐步把这些业务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运作的模式来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的活力。可以根据财力的情况安排一定专款,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和奖励等各种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给予重点挟持。
第三,投资政策。创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构建和畅通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对于确定的关系到老百姓基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点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一定要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要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采取多种模式来加大建设力度。对有资金困难的单位财政可以给予一定的贴息贷款。党报、党刊、电台与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的经营性部分应该转制为企业。把他们推向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的活力。在确保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基础下,允许和吸收各方面的社会资本。国有的发行集团、转制为企业的科技类、专业类报刊和出版单位,在原国有投资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国内其他社会资本进来投资。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加快发展。
第四,土地政策。贯彻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依法简化文化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优先安排用地,并降低相关费用。非盈利性公共文化设施(合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文物保护设施、文化馆、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用地,按划拨方式提供。优先保证被拆除文化设施的恢复建设。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应纳入新建城区、居民住宅小区、各类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应优先保证文化设施建设所需用地。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在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等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享受开发区相关特殊政策。提供文化产业发展便利条件。形成具有山西省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山西省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向内容产业转换。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突出主导产业,培植一批、引进一批、开发一批前景好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坚持文化产业项目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寻求信息技术、网络手段以及数字化趋势对文化产品的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第五,实施倾斜性的税收政策。在不减少国家现有财政收入总量的情况下,通过差别税率、税利返还等政策促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调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和水平。对由财政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事业单位自用的房产、土地和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文化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在自有场所举办的属于文化产业税目征税范围的文化活动,取得的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以及书报刊印刷,按13%的税率或4%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经国家批准成立的报业、出版、发行、广电、演艺、电影、体育等集团,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合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以国家规定的鼓励文化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社会力量兴办的各种文化企业,在税收减免方面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新办或转制组建的报业、出版、发行、书报刊印刷、广电、电影、放映、演艺、体育等文化企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免征5年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文化产品出口可按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文化劳务出口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兜征企业所得税。
第六,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和体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大项目带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山西文化产业除了要在政策、体制和机制方面着力外,政府要积极着手整合全省文化资源。策划和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带动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将文化资源大调查与文化产业调查相结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摸清家底。当前。省委宣传部正在组织全省的文化资源大调查,旨在弄清山西文化资源家底,为筛选文化产业项目提供基础。具体实施调查的内容包括文化资源的确切状况、文化单位的运营状况、文化基础设施的状况。这次调查将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必将促进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2)策划、组织山西省文化产业大项目。在文化资源调查基础上。要策划和组织一批山西文化产业的大项目,不仅包括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项目,而且要策划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项目、大型影视剧、文艺演出节目等。以这些大项目带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3)建立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山西文化资源分布较散、部门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在全省范围内整合文化资源难度很大。应该创新机制和体制,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整合文化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尤其是要建立旅游与文化部门的合作机制,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及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4)建立文化市场协调体制。按照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为了提升山西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结合山西的实际情况,需要做如下的工作。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方面,制定适合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战略,结合山西的实际,考虑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做好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关于企业结构方面,要考虑公有制主体和私营主体的配合,按照市场化原则来配置资源,以私营企业为主体。这样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同业竞争方面,政府部门要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这样可以促进现有资本之间,现有资本和潜在资本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良好的内部产业发展机制,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需求条件方面,要扩大宣传,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推广来促进市场需要品位和层次的提高。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供给水平和品住。当然。这个需求条件不仅是针对山西的广大群众,国内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和海外的消费者都应该是构成山西文化产业需求条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要素方面,需要按照市场为导向来制约文化市场的盲目供给。山西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是否需要同时开发这些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市场的需求情况,通过什么方式来启动市场,乔家大院就是通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而知名度大增。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考虑资源开发的优先秩序,优先开发市场需求旺盛的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相关支持性产业,要按照产业相关性理论,要做好交通、住宿、餐饮等等一系列的工作。现在山西开发文化产业的时机十分适宜,国务院在2009年7月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要抓住机遇,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使山西经济走在全国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