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而且资金流入渠道日趋多样、资本的投向集中。为防止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必须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引导外汇资金有序流出,完善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审查机制,坚决打击地下钱庄,理顺要素价格体系。
关键词:跨境资金 异常流动 汇率机制审查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84-02
“热钱”泛指国际间从事牟利活动的投机型、避险型短期资本,外汇局更倾向于称这部分资金为异常跨境资金。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泛滥。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较早复苏,两国之间较大的利差与汇差,使得大量国际性投机套利资本伺机而动。为此,必须了解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特点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当前外汇资金异常流入的特点
1.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理论上讲,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主要通过两个领域,一是金融市场,二是实体经济。对于我国而言,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对金融市场的资金跨境流动实行严格的额度和期限管理,热钱不能通过金融市场自由进出;但热钱可以借道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路径实现跨境流动。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账外转账内。即资本通过地下渠道以隐蔽方式流入,之后向银行结汇,并形成央行的最后购买。账外转账内交易,使得外汇来源小于外汇占用,其负差额往往对应反映在误差与遗漏项目的贷方。(2)完全账内。即资本通过正常交易流入,并在银行存储或结汇,形成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外汇采源与外汇占用同步增加,并同时反映在国际收支账户中。(3)账内转账外。即资本通过公开交易流入并予以记录,但未经结汇。由于其没有在外汇市场上出售,使得外汇来源大于占用。其差额为正值。该差额部分的去向有两种:一是流出本国,形成所谓资本外逃;二是转入账外交易,形成热钱内流。(4)完全账外。即资本通过地下渠道流入,且不向银行结汇或登记。而通过民间或地下钱庄进行账外交易,其既不影响外汇来源,也不影响外汇占用。
2.异常跨境资金流入渠道日趋多样。当前异常跨境资金流动渠道包括:(1)与贸易融资相关的“热钱”跨境流动:虚假贸易出口收汇成为境外套利资金变相流入的主要通道。在总量核销模式下,外汇局无法监管企业提供的出口收汇核销单与出口收汇的逐笔对应性。银行对贸易收汇的资金性质也难以有效区分,部分资本项下外汇资金则假借贸易收汇名叉流入。如以“出口高报、进口低报”定价转移方式是境外资金流入重要方式。与此类似的还有虚假出口等均表现为账内的流入,而通过预收延付等方式则部分表现为账内、部分表现为账外。(2)与个人外汇收支相关的“热钱”跨境流动:个人项下资金出入也是境外套利资金规避外汇管理的避风港。通过个人项下方式流入账内、账外性质的均有。(3)与外商直接投融资相关的“热钱”跨境流动:直接投资、外债资金流动自由度偏高,脱离实体经济的资本项下外汇资金交易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如境外投资利润汇回、返程投资、虚假投资、借用外债等等都会成为异常资金流入的渠道。通过资本项下的流入也是账内账外均有。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2010)认为,我国资本项下还没有完全实现可兑换,还没有完全开放,在我国的“热钱”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如通过经常项目、外商直接投资、个人等渠道流进来的。通过民间或地下钱庄进行账外交易从近年情况来看并不多。
3.流入资本的投向日益呈现出集中化特征。由于国内资产与国外资产缺乏内在的联动机制,以致流入资本投向日益呈现集中化特征。(1)房地产市场成为异常跨境资金投机的主要领域。一是以捐赠款、侨汇名叉收汇结汇,购买商品房。二是非房地产企业变相进行房地产经营开发。如结汇资金用于收购房地产企业股权,绕道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三是成立外资房地产企业,直接从事房地产投资和经营活动。(2)转入股市或用于人民币理财套汇图利。一是部分境外资金汇入境内后。转化为人民币定期存款或用于人民币理财,套取汇差利差。二是通过侨汇、工人汇款、捐赠和各类资本撤回等名义流入个人外汇储蓄账户,结汇后流向股市。三是企业将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外债等资金鲒汇后,绕道进入股市。(3)民间借贷对异常外汇资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条件和授信标准日趋严格,使其纷纷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部分异常外汇资金结汇后贷款给关联企业、其他企业或个人,出现了投资资本金、外债资金的“二次资本化”现象。(4)用于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和规避管理。该类交易通常发生在关联公司、跨国公司、长期合作公司之问。结汇资金用途多样化,如相互融资、规避税收、虚(虚减)利润、逃避外汇管制甚至洗钱等。
二、政策取向与建议
1.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现阶段,人民币的确面临着升值压力,并且只要这种升值压力继续存在、升值预期没有明显改善,那么“热钱”就会千方百计地流入套利。因此,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减轻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使“热钱”无利可图,从而从根本上缓解“热钱”涌入的冲动。
2.积极引导外汇资金有序流出。一是进一步便利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研究银行结售汇制度改革措施和进出口信用保险、货运保险外汇管理政策。二是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措施,积极探索境外投资增资、内保外贷、跨国公司资金调度、境外连锁投资等业务,便利境外投资企业后续融资及外汇资金使用。支持企业在境外做大做强。三是继续有序放宽个人持汇和用汇限制,研究境内个人年度购汇总额内直接进行境外金融投资的试点方案。进一步满足和便利境内个人合理的用汇需求。四是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要进一步完善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审查机制。首先,在经常项目管理上,要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避免国际投机“热钱”假借经常项目规避监管;其次,在资本项目的管理上。要改变我国一直以来在外汇管理上“重流入,轻流出”的取向,将监管重点转向资金运用,给投机型国际资本的使用制造障碍。
4.加强各部门协作。坚决打击地下钱庄。改变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分割的管理现状,加强部门联合,加快信息共享。商务、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局等部门应发挥各自职能特点和专业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实施管理,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合作,坚决打击地下钱庄,截断外汇黑市和“地下钱庄”的资金命脉。
5.理顺要素价格体系,从源头上缓解外汇流入的压力。目前,我国基础性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价格仍大大低于国际市场。环保、安防等成本也未进入出口产品价格。在日益注重低碳环保的今天。国外对我国物美价廉产品需求不断扩大,以致贸易顺差的预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及农产品等价格相对高于国外,资本需求难以获得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所需资本也存在巨大缺口,资本流入预期也较为强烈。这些促成出口和外资投入的较快增长。并进而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成为热钱流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源头入手,积极推进要素价格(舍环保、安防等成本)改革,建立市场化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价格差异形成的资本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