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沈诗醒 文/ 桑史良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江苏太湖光福渔港张元龙君出资用老柏木兴建了五桅拖网帆船,二组四艘。船长75尺,宽17.5尺。此五桅帆船之大,超过诸多七桅帆船。原四艘帆船历时张姓三代船主:第一代张元龙、第二代张庭瑞、第三代张正方。帆船经过百余年,其中三艘因年久失修或维修不当已相继沉没于太湖。
2002年,由台湾建筑大师登琨艳为保存太湖渔业文化、三吴水上文化,购入其中一艘,并委托他人管理。但因修缮保养问题,舱底严重漏水,18余米主桅杆也遭雷击折断,以致无法行驶。
2009年夏,生活于太湖一隅的向子平、沈诗醒夫妇在登君陪同下,至该船停泊地东山陆巷码头,实地考察调研,证实该帆船确实已逾百年。于是,向、沈夫妇经历数十次分别赴东山陆巷码头及太湖渔港奔波,完成了该帆船管理权之交接和修船前期准备工作。
古帆船修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其一,修旧如旧需要大量资金;其二,修船技术几乎已失传,寻找修船师非常困难;其三,修船材料寻找非常困难等。然向、沈夫妇不屈不挠,经过征信及再三筛选,选定了蒋怡灿、蒋林生二君为修船主持人。同时,向先生邀他三位好友共同出资75万元,为顺利修船奠定了基础。为确保修复质量,尽量减少接缝,延长使用年限,须用长度20米以上木材锯成长条板。他们就远赴江西鹰潭深山老林,选购五十年以上之老杉木。在运输途中,克服了由于运输不便、关卡重重等种种困难,经历35天后才将木材运至太湖渔港修船基地。在修复中,为了保持修旧如旧,无论门钉和长铁钉等,都请打铁匠按过去工艺与木板长度、厚度、粗细定制而成。为了保持帆船水密,板与板间缝隙都按照传统工艺:用麻绒、油灰按比例调和,一丝不苟地用工具刀及锤子嵌入,一而再地上桐油,确保万无一失。为了提高修理安全性,防止帆船受损,决定不将帆船吊至岸上船坞修理,只在水中一部分一部分整修。船底修理时,先用绳缆捆住,再用吊车转为 110°左右。左舷修妥补缝及桐油刷好后,再修右舷,因此工程比造新船艰难许多。为了保持以后帆船安全,防止再遭雷击,特地在主桅杆最高处安置了直径 0.08米、长 28米的铜棒,顶端做成 S型避雷针;铜棒外包裹塑胶管绝缘体,直通水底。此设备,为太湖渔船目前仅有之安全设施。为了保持帆船修理顺利进行,向、沈夫妇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赴东山陆巷码头与太湖大队不下三十余次,为顺利完成修船做出了贡献。记得由东山陆巷码头将帆船移至太湖渔港时,正逢大寒天气,凄风苦雨,二条船帮夹帆船出发,但舱底进水太猛,抽水机来不及抽出渗水。他们经商议后,果断决定购进大批油布,将整条帆船舱底包裹后,前有拖船、左右帮夹,经一天一夜方抵修船基地。
帆船在经历二百四十余天修理后。2010年7月18日,登琨艳、向子平、沈诗醒等共十八人赴太湖渔港修船基地初步验船,祈福后于上午9时 31分启航,沿途焚香祝祷保平安。航速每小时约10公里,扬帆时15公里/时。下午 3时 58分成功地靠上庙港水闸前码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太湖木帆船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且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而然,它承载的太湖流域文化和船舶技术并没用被我们现代人所传承与掌握。现在,登琨艳、向子平、沈诗醒等人站在历史的高度,自觉地抢救保护太湖木帆船,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真诚地感谢你们做出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