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为社会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

2011-12-31 04:29:19赵影张雁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服务

赵影 张雁

(大庆油田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全民理想的读书、学习场所,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的基本手段。图书馆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传、从事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职能。它可以通过对读者阅读行为的组织和管理,使阅读效率实现最大化,从而使终身学习、全民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风尚。这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1 充分了解新时期读者阅读特点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需求则是产生阅读的动因,了解阅读需求,研究阅读需求,继而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任务。

1.1 阅读的内容丰富。网络时代,人们的读物从形式上看是空前丰富。旧的载体形式--纸质读物仍然大量存在,数字化读物也蓬勃发展,尤其是网络资源的大量涌现,使人们的阅读更加方便快捷,只需鼠标一点,便知天下大事。读物的信息量也空前庞大,人们不得不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称之为海量信息,意即信息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

1.2 阅读方式多样化。图书文本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导致图书的数量大量增加,图书的获取更加便利,并会促使人们在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上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从简策、纸卷、雕版、活字到现在的数字光电,图书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一切无不对人们的阅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不同的文本形式是与不同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传统的阅读,因图书出版、传播技术落后,文本不易得,阅读对象仅限于少量图书 (如四书五经),读者对图书抱有敬畏之念,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精读,从中获取精神养料。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图书急剧增多,阅读从精读走向了泛读,从朗读、诵读走向了默读、速读,如今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则是浏览和选择。

当今,数字文献和互联网技术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阅读时间,人们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人们的阅读形式已经从以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为主,向多媒体和互联网方向发展。人们对新型的音像和电子出版物显 示 出 极 大 的 兴 趣 ,CD、VCD、DVD、CD -ROM、MP3、MP4等正在朝着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而新型的电子书不仅包括传统图书的全部内容,其阅读、检索、编辑、下载、复制的种种便利更是传统图书无法比拟的。新技术的发展已经把人们带入了新的阅读天地和阅读享受。

2 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应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阅读功能,这是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不容推辞的责任。

2.1 设置各种功能的阅读场所。图书馆除了设置常规的书库和阅览室外,还应该建立电子阅览室,方便读者上网聊天、收发信息、查阅文献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播放健康的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视听文献,方便读者娱乐和求知。建立地方文献室,收藏与当地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有关的一切文献资料。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都有一种亲切感,这是他们的家园。在休闲中了解城市的历史与发展,接受乡土教育,既有趣味又有意义,是许多读者感兴趣的。为小读者设置儿童天地,为喜欢漫画的朋友设置漫画图书室,根据衣食住行设置大众生活主题室等。另外,图书馆还可根据自身条件设置展览厅、演讲厅、小剧场,以便开展各种知识讲座、英语沙龙、电影及音乐欣赏等休闲活动。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休息室,在布置上尽可能地体现休闲功能,放置沙发和软椅小桌,以非盈利为目的地为读者提供咖啡、茶水饮料、糖果点心等,灯光要柔和,音乐要舒缓,工作人员应微笑服务,和蔼可亲,温馨的氛围会使读者身心愉悦。

2.2 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2.2.1 布置各种宣传栏。图书馆利用公众的宣传栏,导读知识目录,传播文化知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吸引人们的积极关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图书馆通过这种广而告之的宣传活动平台,达到了在公众中传播知识的目的。

2.2.2 开办各种讲座和培训班。围绕一定的主题、专题或作家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结合进行书刊文献的介绍、评价,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学术报告,也可以是科普、音乐、美术或时事讲座。

2.2.3 开展信息服务。考虑到读者阅读的特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图书馆应发挥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枢纽作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从服务内容看,图书馆信息服务应该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主要有:社会信息;经济信息;生活信息。

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某些特殊读者群的需求,如下岗居民、残疾人士等。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的引荐服务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当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己不能解决读者问题时,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将读者引荐给其他能为之解决问题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在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时应注重文献信息内容的扩展。这就需要图书馆除收集有关的文献,如手册、指南等参考工具书外,还应走出馆外,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当地各类服务设施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信息库形成网络服务。信息的搜集要体现它的丰富内容,这样各个不同群体才能接受,信息用户才有覆盖面。凡读者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都可以提供帮助,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信息港”。

2.2.4 举办各种展览。展览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和新奇性独具魅力,对人们有一种深深地吸引。展览可分为书画展、摄影作品展、陶瓷精品展、历史回顾展等等,它能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力,增加审美情趣,陶冶性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艺术和美对心灵的滋养,在讲究休闲文化品位的今天,休闲可以是卡拉0K,逛街购物,但真正的休闲是心灵的,是修身,是养性,是心灵深处的放松与提升。

2.2.5 组织专题俱乐部,开辟文化交流服务项目。图书馆可组织各种专题俱乐部,如英语俱乐部、文学俱乐部、集邮俱乐部、园艺俱乐部等,读者可根据兴趣选择参加,自娱自乐,切磋交流,增进友谊。可通过开辟文化交流服务项目,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如召开读者联谊会、阅读交流会,组织“图书馆之友”,“读者俱乐部”等社团,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的情感互动、信息互动、智慧互动,促进人们品德修养的发展,使图书馆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

3 总结

列宁曾指出:“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吸引了多少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这是伟人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就是希望图书馆能为市民提供阅读的平台与条件。所以图书馆应认清形势,重新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读者需求为服务目标,推广社会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农村,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孙强.公共图书馆与社会阅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0):6 1~62.

[2]李源江.试析社会阅读与图书馆的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8~10.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服务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班里有个图书角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