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常州213000
本人自工作三年以来,一直担任自动化专业电气部分理论课程及实训课程的教学,期间担任了中职学生维修电工和电子专业的初级工培训和中级工的培训,在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非电气类专业实训时间过短,学生掌握的技能不能全面到位。电气专业类的实训项目比较单一,只是为了通过率,针对考工的项目做了专项的训练。
部分学生取得维修电工技能证书后,面临社会实习时,很难将所学的技能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去。
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过分单一,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缺乏兴趣。甚至有些同学把实训当作是平时课堂教学外的“长假”。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只跟随教师的步伐,而缺少提问,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或举动。
上述电工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本人通过几轮维修电工初、中级的实训指导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并且在当前的实训教学中加以应用,已初见成效,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解决方案及教法思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设备的自动化得到广泛应用,学习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专业教师,要做到“双师型”。电气专业的老师更要能做到“能文能武”,也就是说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有教强的实践能力。教师只要用心学、精心练,就会掌握电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我校电工实训教具中有很多都是由本校电气专业教师自己设计、安装调试的,对实验实训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训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快排除故障,保证实训顺利进行。在专业技能方面,带实训的老师都取得了高级及以上的技能证书,这种体制,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化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开展实训教学。
要解放思想,首先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我觉得更应该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教师职责,通过让学生了解电工技术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而把学习本课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清醒自己的头脑,更新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思想永具革命性!
而因材施教——这是教学应遵循原则的“老生常谈”了,它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传统概念的因材施教,是以“材”为最大前提,“教”建立在对“材”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多增加点技能方面的培训,做到优才培养;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耐心加鼓励,从而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实训并没有压力,只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已。
所以在实训初期,首先是要对实训展开安全教育,教育他们安全操作规程是成为一个电工操作人员的前提条件。可能以往的实训老师会非常郑重及严肃的介绍安全操作规程,让初来实训的学生一开始就心生畏惧,觉得电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那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观察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的DVD,通过媒体来介绍这一切,不仅让学生从听觉上而且从视觉上初步了解电安全操作方面的概念,这样可以防止有些学生会胡思乱想,而对电产生排斥感。
所谓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把受教育者作为人,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进行的教育。在实训期间,虽然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在正确的基础上,来比一比谁接线接得快,排故排得准,谁焊接的质量最好,让学生你追我赶,通过竞争,把真正的技能学到手。另外,校内可以举办技能比武大赛,可以使学生在实训过后还能“温故而知新”,还可以从中选拔出一批技能过硬的学生参加市的“星光杯技能大赛”。由此,在整个学校内形成一片重技能的氛围。
提倡学生多提问,以利于开动学生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并能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如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造成高分低能。我们电工实训中也有这样的问题,老师只是说,学生跟着做,所得的成绩是通过几周的强化所得,而并未学到真正的技术活。在实习过程中,现在的中专生存在着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问题”,这肯定是不可取的。如何让学生有问题,首先可以由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在电工初级实训中有电路接线这一块的内容,有一个很基础的操作,即连接导线做一个羊眼圈的接头,于是,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请问这个羊眼圈应如何在接线桩上放置?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一边做,一边思考。做好了以后,我重提这个问题,学生便可以根据刚才做当中碰到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这个时候,则允许学生“插嘴”。有些学生说“顺时针方向”,有少数说是“逆时针”。经过一番讨论后大家得出结论说是“顺时针”,于是我就问“为什么啊?”。有位学生在这个时候就抢着回答:“因为时钟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的。”这个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此时,作为教师不能打击这位同学,而应该适时的鼓励,表示他回答问题的勇气值得大家的学习,让他再考虑一下。此时,另外一个同学抢着回答:“因为螺丝拧紧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如果羊眼圈的位置放倒的话,就会使圈松开,我刚才试过的。”一番话后其他同学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好,这位同学回答的相当好,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啊!”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更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问可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人才竟争也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电工实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电子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教材的严重滞后性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编写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二是学生所学知识面较窄,难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本校的实训室,那无疑是井底之蛙,建议可以带学生参观发电厂,变电站等相关的电气厂家,还可以定期下厂实习;三是学校仪器设备老旧,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则应及时的更新换代。
温家宝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人才。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我们每一位电气专业工作者都希望,我们送出去的电气专业的学生,都能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成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更要把我们刘国钧高职校的电气专业推向精品专业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