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解析

2011-12-31 03:23单鹏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9期
关键词:使用者设计师空间

李 娜 孙 莞 单鹏宇

(1、唐山城市展览馆,河北 唐山 063000 2、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1 引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是由无数的行为构成的,我们根据其行为目的的不同将行为分为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其中个人行为是人受原始欲望驱动的,主观发生的行为,是一种人类原始冲动的行为结果,个人行为强调个体的主观性,受外界的影响较小。个人行为能够真正反映使用者的内心需求,是我们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设计应该关注的行为层面,也只有清楚个体对于环境的需求,我们所设计的环境才能对人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进而支持个人行为。个人行为对于环境的需求体现在自然、文化、欲求三个方面。

2 基于自然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因素,是设计师在设计准备阶段应该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地理与生理两个层面。

2.1 地理层面。建筑或景观都是有其地域性的,不同地方的建筑、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是人们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需求使然,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行为需求不同,导致所需的行为环境必然不同。建筑设计应该支持人们这种地域差异导致的行为需求。(1)自然地理。寒带与热带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草原地区与沙漠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树木稀少,石材稀少,却到处都是黄土,所以当地人利用黄土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洞,住在里面既防风沙,又冬暖夏凉。自然地理因素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制约与导向作用,而生活方式往往又界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人们的需求进而决定了建筑的形态。(2)人文地理。地域因素导致的人文现象的差异会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浩瀚的大海养育了无数以渔业为主、靠大海为生的人,跟大海比起来我们人类非常的渺小,无法与之抗衡,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靠大自然为生的人只有祈求老天的保佑或者海神的庇护,这样的行为需求必然需要有一个依托的载体。所以,在这些地区我们可能就会经常看到一些祭祀海神用的庙宇。福建客家人的土楼是同一大家庭的人围住在一起,每家自下而上为一小单元。这种楼早年是集体从东北迁移来的家族所建造,为了抵御外界的侵略,移民者便发明了这样一种维系家族团结与安定的建筑形态。这些建筑形态的不同源于地域差异导致的人们的不同的行为需求。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人,受环境的影响必然会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进而导致相应的行为需求,不同的行为需求必然导致不同的建筑形态出现。

2.2 生理层面。个体的生理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环境的嗜好、偏爱、使用方式以及行为需求等方面。(1)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会决定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心理需求等的不同,而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各年龄段的人行为需求的不同。幼儿、儿童、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不同,他们对于环境的偏爱也不尽相同。在设计的准备阶段,调查清楚受众的年龄段是非常必要的。(2)性别差异。男人与女人生理上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必然不同。多数女性喜欢色彩丰富的、柔和的、感性的、象征性强的东西,而多数男性则喜欢刚强的、理性的、具有冲击力的意向。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性别或者性别倾向,寻求他们因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的行为需求。(3)健康状况。身体健全的人,环境之于他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他可以轻松地完成空间中的各种行为。但是,对于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来说,环境中很多看似简单的行为,他们完成起来都很困难,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他们不愿去公共场所。所以,环境施加的强大压力对于正常人来说无伤大雅,但是却会对弱势群体造成巨大的伤害,更需要设计师的关怀。(4)基本行为的达成方式。基本行为的达成方式不同,对空间的要求也不相同。婴儿、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不同,身体健全的人与弱势群体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不同。对于爬行阶段的婴儿,家里人总会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去。如果我们可以把婴儿房的地面当床,将地面做得足够温暖足够柔软,让孩子尽情地爬,这样一来既安全家长又轻松。老年人腿脚不灵走路很慢,在设计独立式小住宅时,我们应该把老人房设在一楼交通方便的地方,而且最好直接通向室外花园,不是只考虑到楼上的安静而把老人房设在二楼。照顾不同人群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更能够体现设计师的关怀。

3 基于文化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不同文化作用下的人对于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人们对其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营造的某种共识。

3.1 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文化的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的,在社会环境中,人类的行为会受到很多社会条件诸如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的制约,根据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行为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不管其外表包装着怎样的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他们的内心都是一样的,都是渴望释放,有着不同欲望的人。上流社会聚集的建筑空间应该体现使用者相应的身份与地位,而老百姓参与活动的空间应该是平易近人与包容的。设计师应该有能力洞察这种行为模式,尽量缩小使用者的认知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完成角色的扮演。

3.2 教育水平与职业特点。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于环境相对会更加挑剔,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更高,同时对于环境也会要求具有更强的领域感。相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由于受了更多社会的教化,他们的行为会更倾向于社会行为,更加需要环境的支持来满足其隐藏的行为需求。不同职业的人,受其职业影响对于环境会具有某种特殊的喜好或者排斥。医生的职业特点使其对于卫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会更重视环境的生理机能;从事精神高度紧张工作的人,他们会更偏爱那些使人精神放松的自然环境,会排斥那些过于理性的使其联想到工作的环境;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对于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会很高,而对于形式上的东西则不会太在意。在进行设计之前,弄清使用者的职业特点有助于预测他们的行为倾向,从而更加清楚他们对于环境可能的需求。

3.3 民族差异与宗教信仰。民族不同,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会,从而对于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受宗教信仰作用下的人们的生活会形成特定的行为需求与行为模式,而这种特定的行为需求会导致相应的建筑空间的生成。高大的山岳,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神生活在天上,站立在高山上便可与天神直接通话,由此,中国的庙宇多建在高山上。伊斯兰教的圣物克尔白位于西方的麦加,每当礼拜的时刻,全世界东南西北的穆斯林人都向这个方向顶礼膜拜。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导致了清真寺礼拜堂的建筑都是向西的,或者礼拜堂安放神龛的后墙都是向西的。

3.4 个体的基本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其特定的行为系统,它是受年龄、性别、种族、宗教、职业、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3.5 个体的社会交往程序。社会交往程序即人们的交往习惯,不同的社会交往程序会导致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不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不同,喜静的人与喜闹人的家庭空间构成不同;孤僻的人很可能就不太需要起居室或者会客室这样的空间,自己一个人有卧室、书房就足够了;相反,喜欢招待客人的人可能就需要一个相对完整一点的起居室或会客室,这样的人有很多时候是要依靠起居室来完成他的社会交往的。对于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调查,也是体现设计师的关怀、体现建筑空间对于人们行为支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住宅设计来说,对于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3.6 个体的家庭构成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丁克一族的二人世界,还是包括年轻父母与孩子的三口之家,或是由三代人构成的五口之家,家庭构成不同,导致的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单身的人或者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的住宅可以是一种完全开敞式的,甚至完全没有门的分隔也可以,但是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就需要保有一定的私密性,需要一定的空间分隔。

4 基于欲求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欲望是主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冲动,是驱动人类行为的最直接因素。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作为高级动物来说,人类有着许多的原始的本性、欲望,这里仅将与建筑空间有关的典型的人类的原始本性进行总结。

4.1 生理自尊下的表现欲。受生理需求与自尊需求的作用,人都是有表现欲的。人的表现欲,一方面,来自人类原始的对性的需求,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不断展示自己。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人们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得到赞扬。表现欲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即被人观看、注意的欲望。比如路边练跳舞的几个少年,不断引来行人的驻足;商店里面对外出租的篮球场地,虽然像牢笼一样被围合,虽然周围站了一圈人像看动物一样的观看,打篮球的人仍然乐此不疲,似乎越打越好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照顾到人们渴望被看,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尽量多设计一些让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又不那么做作,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行为,容纳有着各种需求的人们,这样,人们的表现欲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满足,使人们既能够看到别人,也能够选择被人看到。

4.2 自尊安全下的私密性。受安全需求与自尊需求的作用,人们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环境的私密。对私密性的要求是人的本能,它使人具有个人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支配环境。我们希望营造的空间要多样化,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满足人们在想看别人的时候能看见,需要被人看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尴尬。同样,在不想看别人以及不想被别人看的时候也可以很轻易地保持独处或求得隐匿。比如空间中一些转角与角落,我们可以合理地加以利用,我们还可以多营造出一些具有围合感的让人们有所依靠的小空间,结合灯光或者绿化的处理,使得这些地方能够很好地控制周围的环境,自然而然这些地方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4.3 安全归属下的占有欲。安全的需求与归属的需求使得人们对于领域有一定的占有性,在行为学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域性。领域性既是动物也是人类的本能,是我们对空间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对我们自己周围空间的使用以及控制。领域感强的环境不仅便于识别,还可以让使用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很强的安全感。在对小区内的环境进行规划的时候,如果可以对人们的领域性行为合理利用,刻意地使若干公共空间分属于某一些人或者某类人,这些人就会主动地维护该处的环境,使得小区的环境可以长久地保持下去,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区的安全性。

4.4 认知需求下的探究欲。受到认知需求的作用,人们都会有好奇心,渴望探求身边的环境。探究欲体现在建筑或者周围的环境上,就是对于适当刺激的需求以及看别人的欲望。斯堪的纳维的谚语“人往人处走”,可以形象地说明人们的探究欲体现在行为上的表现。公园或广场中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活动,只是随意地走动,时不时驻足观看一下,或者干脆坐在某处,观看远处人们的各种活动。设计师应该照顾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在适当增加环境本身刺激的同时,满足人们看人的需求,满足人们看热闹的行为心理。比如把坐具布置在朝向场地中间的位置,同时在可能发生各种丰富行为的空旷场地中多设置一些纳凉、休息的环境以支持人们的逗留行为,甚至在可能的地方多设置一些能够提供支撑的构件,供人们倚靠着观看他人的种种行为。而这些坐具或者支持构件应该设置得尽量的体贴,既不要让观看的人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应该避免人们完全成为一个“恐怖的偷窥者”,我们设计师的任务就是使得这一切发生得合情合理,满足人们的这种探究欲。

4.5 需求被忽视的破坏欲。人类的破坏行为随处可见,人们的大多数破坏行为以及逆反的行为都源自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抵抗性的行为。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对于破坏行为做过如下阐述,他说:“我们不应该单方面指责使用者,而应该检查一下设计者的设想是否与实际情况有冲突。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问一问:差错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是使用者的行为还是设计者的设计。如果我们不是随随便便以一种轻蔑的态度打发掉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使用者的各种需求的话,所有这些破坏行为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有铁栅栏被锯断的地方,是不是证明应该有道路切口;容易被乱写乱画的墙面如果上面爬满了爬墙虎会怎么样?被人随意移位的公共设施,是否更应该呆在现在的位置而非设计师指定的地点?设计师不应该忽视人的这种破坏行为,要使用恰当的手段,减少人们这种行为的发生或者使得这种行为无需发生,而非强制罚款或者设置警示牌,一味地怪罪使用者。

4.6 人们特定的行为习性。人的基本的行为习性是人的生物属性或者说是原始的欲望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稳定的行为结果。

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几乎适用于所有人,对于因此而践踏草坪的人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他们,设计师反而应该深刻地检讨自己的职业素质,解决的唯一办法也只有满足人们的这一行为习性,予以最大地支持,而非百般阻挠。人们的左转弯习性对于环境中人流的组织具有一定的意义,展示空间的流线、紧急逃生路线、疏散楼梯的转弯方向等涉及到方向的问题我们都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这一行为习性。天生的向光性会吸引我们朝着光亮的地方靠近,这不仅是生理上需要阳光照射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对于光亮的追随。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多创造一些向光的空间,并且最大化利用窗边的空间,尽量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人们总是喜欢呆在树下、柱子旁、墙根下、门廊下、景观小品旁,以及一切可以倚靠的东西。这些可以依靠的地方的共同特点是:既有一定的安全感,还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周围的情况,即可以从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空间去观察更广阔的大空间。如果我们期望建成一个在其中发生设计师预期行为的空间,对于这些无法改变的出自于人们本能的行为习性,设计师无疑要严格地遵守、呼应。

5 结论

真正人性化的空间,不仅仅是满足空间的基本功能,重要的是深层挖掘人们内在的行为需求。设计师应该顺应使用者的行为习性进行设计,关注使用者的个人行为,使得环境融入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想当然地压抑、阻挠使用者,强迫使用者改变他的行为习惯、违背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的设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人性化的设计。

1.赵荣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黄谷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使用者设计师空间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创享空间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推荐一个设计师
抓拍神器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