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沙漠还是绿野

2011-12-30 21:55吴雨霖
飞碟探索 2011年8期
关键词:撒哈拉沙漠绿野遗迹

■ 吴雨霖

非洲尼日尔的一处考古遗迹所含的信息,透露了撒哈拉沙漠曾是绿野的时光,也告诉我们地球悠长岁月的风水轮转。

她过世时二十几岁,小孩则大约是五岁和八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死因或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但那并不难推测。或许她正带着孩子们在附近的湖里捕鲶鱼或河鲈,却不幸溺毙;也许他们的亲友让他们在花丛中安息。总之,有些事发生了,而他们手臂挽绕,长眠并葬于此。

5000年后,这3具骸骨依然相互勾缠,即使骨头早已被沙和热磨损、固化,湖泊和花丛也早已不复存在。这使得发现他们的考古学家几乎感动得掉泪。

近年来,在尼日尔一个被学者称为勾贝若的地区,发现了将近200个人冢。2010年8月,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发表的一篇分析这些遗迹的文章,对撒哈拉沙漠所在地区仍是绿意盎然、适宜人居住时的生活情况,提供了空前详细的描绘。当时,该区还可见到羚羊和牛细嚼植物、河马和鳄鱼在充满鱼群的湖中漫游的场景。

居于此地的先民除了墓冢之外,还留下了贝壳堆和少量陶瓷的残迹。一般而言,环境极为严酷的沙漠把错综精微的细节都保留了下来,包括贝类大餐后堆得整整齐齐的贝壳堆。

这些遗迹显示,过去10 000年来人类如何随着当地气候干湿的改变,迁入、迁出该地区的模式。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莱斯大学的考古学家麦金塔说:“撒哈拉地区是全世界研究人类因应气候变迁方式的最佳实验室之一;在此地区发掘出的细节,确实极为出色。”

古生物学家瑟瑞诺组织了一个跨国的研究团队,仔细地研究这处遗址。他们分析了花粉,代表那里有葬祭的花、陶瓷、岩石和骨头;他们对周围的沙做硬化处理,再制作一层石膏外壳将整副骨架和周遭物质一起打包回实验室。

撒哈拉沙漠的严酷环境条件,造成某些分析的困难。因为这些遗迹是在松散的沙中被寻获,不能靠周围的沉积物判断年代,而必须对这些遗迹直接定年。一般来说,研究者只要分析骨头上残余的胶原质便可以弄清楚,但高温和沙早就把这些骨头磨得一干二净。所以,他们必须改用骨头和牙齿珐琅质中的碳酸盐类进行C14定年,但这个方法对样品破坏性较高。

靠着这些努力,研究者得以将此地区的一些历史拼凑起来,了解了人类二次大批进驻此地的经过。第一次是在10 000年前的全新纪,以采集、渔猎维生的人类来到此地。他们在附近的湖泊干涸时离开,留下了一些原本用以捕猎重达百余千克的河鲈的骨制鱼叉。

第二群人类则在大约7000年前到来。他们的身材较为矮小,头颅也较为细长。他们的坟墓也比较精巧,目前研究过的墓地中,1/5有骨头、象牙或贝壳制的饰品。在这一时期的遗迹中出现捕鱼活动的遗存,代表湖泊重新出现了。

也有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校区的人类学家艾利许表示,在勾贝若地区进行的一连串调查分析的高质量颇具震撼力,但他希望分析二群迁入人类牙槽和咬合尖端的齿学特征,否则无法排除那是同一批居民在湖泊重新出现后,再回到该地区的可能性。而且,这些骨骼样本的状况不佳,使从中纯化脱氧核糖核酸的工作更形困难。瑟瑞诺表示,他试过从4颗牙齿的牙根提取DNA,虽然并未成功,但他仍然有信心。他说:“这蛮难的,但我认为做得到。”

猜你喜欢
撒哈拉沙漠绿野遗迹
绿野山乡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改变撒哈拉沙漠
绿野杀手“熊孩子”
撒哈拉沙漠要变成绿洲?
方外观遗迹旧照
在撒哈拉沙漠当火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