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前景观建筑学设计的探究

2011-12-30 03:39:44杨洋向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5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师风景园林

杨洋 向曦

(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四川 成都 610081;2、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5)

前言

我国现阶段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由于融合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形成了一门完整而综合的独立学科----景观建筑学,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更多的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发展与原生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可以说是广义的建筑学。以景观建筑学为导向形成了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设计之路。

目前景观建筑学涵盖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任何一个专业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设计和控制景观建筑中的所有方面。即要求景观园林设计专业知识拓展以适应广泛的专业实践,故任何一个项目都要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协作完成。

1.加强专业间的沟通合作

实际上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区别在于对人的行为与心理、形体塑造语言的把握、多因素之间的协调能力等等方面上,即对工程的空间、尺度、工作侧重点不同。

规划师的工作内容: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可根据地域性质分为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建立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营构城市总体空间艺术布局、道路骨架、功能分区、城市主轴线经营、绿地系统规划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而详细规划阶段其工作内容除确定地块建筑容量,确定技术指标外,更要注重体型与空间环境的营造,且更多涉及建筑学领域,应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

风景园林师:区域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规划、各级风景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城市绿化设计、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景观资源保护设计等,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无论是规划师还是风景园林师都必须有深厚的建筑学知识,而建筑师也应具备规划、园林的知识同时景观建筑学也不是单一组织形式和空间创造出来美的秩序那么简单,我们需要用大视角来平衡我们的创造和设计对自然和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影响,在我们改变生存环境的同时,考虑是否可以和自然和平、和谐地相处。不同的专业人员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或主导、或顾问、或协助摆正位置,协同工作。

2.具有多专业背景的景观建筑师

景观建筑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建筑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景观建筑师更容易具有整合各环境要素的能力。

3.景观建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3.1.尊重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天地-人-神”的设计观

这包括潜在于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建筑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建筑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文化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3.2.可持续性和结合自然的整体生态设计观

可持续性和生态性将会成为设计者优先考虑的因素。结合自然的设计就是尊重景观的地域性,包括在当地寻找灵感和在当地寻找自然的设计元素;就是尊重场地的特点,包括尊重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及其自然过程与格局。保留、利用与再生场地中的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它们发挥新的实用及审美功能。结合自然的设计最大限度的顺应自然过程,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也就是说利用乡土材料和本土植物把景观设计成这样一个有机体,它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水与最小程度的依靠人工水,让自然做工,使这个有机体以最少的人工成本可持续的运转及生长。它倡导一个全新的生态审美观,主张自然的野趣之美,真实的生态之美及生态过程之美,是我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必要元素。节约用水用地、对地下水的补充、新的清洁能源的运用、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等将会成为新的主流。景观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将更好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作为至高的追求之一,并将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3.3.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以人为本,体现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每一名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事关我们生存环境的真正归属问题。景观建筑师的终生目标与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规划设计应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与人文的过程、保护自然与人文系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利益,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平衡。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保护好大自然环境,给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而不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生态、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发与占有;强调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以自然、人文的可持续发展来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设计中能更深层次地体现对人多方面的、多方位的关怀,这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以人为本”的未来也许是“以自然为本”。

结语:当前我国景观建筑学总结起来就是关注环境结构关系与体型秩序的设计,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关系”设计,它探讨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场所人工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整合,同时强调时间、四维空间的作用。关注体验的规划与设计,注重场所意义的表达。它既是交叉学科,又是综合学科。景观建筑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大,已经广泛的延伸到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许多研究领域,它涉及的工作对象可以从城市总体形态到公园、街道、广场、绿地和单体建筑,以及雕塑、小品、指示牌、街道家具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总之,以人类聚居的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为手段,找回失去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鉴赏力,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这是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实质与灵魂。

[1]邱建,崔珩.关于中国景观建筑专业教育的思考[J].新建筑,2005.

[2]刘滨谊.走进当代景观建筑学[J].时代建筑,1997.

[3]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美]科纳.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M].吴琨,韩晓晔,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姬琳.初解建筑的视觉语言[J].山西建筑,2008.

[6]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师风景园林
胖胖的“建筑师”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 08:48:02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2:58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1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3
当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