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兵:干事创业的公仆楷模

2011-12-29 00:00:00梁健
当代党员 2011年11期


  深夜11点,敲门声响。
  “爸爸回来了!”十岁男孩肖智洪像小鸟一样,飞一般地跑向门口。
  门外,一脸疲惫的父亲满目慈祥。
  “爸,陪我打乒乓球,你答应过的!”为了和爸爸过招,肖智洪一直撑着没睡。
  父亲点点头,拿起球拍。
  父子俩用茶几当球桌,过起招来。
  “我赢了!”比赛结束,男孩蹦跳着欢呼。
  他并不知道,一年来,父亲历尽艰难,独自完成了七八个人的工作量,为一座百亿级工业园区的崛起扫清了道路。
  他更不知道,这场茶几球赛,是他和父亲最后的快乐时刻。
  他的父亲叫肖兵,武隆工业园区管委会拆迁局拆迁科科长。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隆冬,寒夜。
  一盏孤灯,将拆迁科办公室照得透亮。
  靠窗的办公桌上,一个身材敦实的黑脸汉子,埋头伏案已经两个小时。
  在2010年底的这个夜晚,肖兵正在完成年终总结。
  电脑前,他将全年工作逐一梳理出来——落实用地计划指标1223.4亩,争取到用地计划指标457.58亩,完成用地计划资料上报210.28亩,完成土地双挂钩调查2550.2亩,动员搬迁拆迁户160多户……对一年的工作,肖兵感觉“还行”。
  第二天,总结材料被送到时任管委会副主任陈华手中。
  “一个人顶七八个人,不简单啊……”看完总结,陈华唏嘘不已,“肖兵真不愧是园区的一员干将!”
  十个月前,武隆吹响“工业强县”号角。作为全县工业的承载平台,位于白马山脚下的工业园区成为攻坚重点。
  大战在即,园区基础建设还十分薄弱,无力承载百亿级产业的规划规模。
  一时间,征地拆迁和基础建设成为事关成败的前哨战。攻坚当用良将,园区领导希望物色一个业务强、能吃苦的干部打头阵。
  同年2月,一纸调令,送达江口镇国土管理所。
  时任副所长肖兵接到新任命——就任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拆迁局拆迁科科长。
  “这可是份苦差。”他自嘲着,但欣然赴任。
  在县国土系统工作多年,肖兵在羊角、仙女山、江口等地多次调动。每变动一次岗位,任务都更加艰巨,但只要是工作需要,他就会立即动身,绝不含糊!“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肖兵经常这样说。
  现在,这块“砖”被搬到工业园区,为武隆的工业之梦铺路。
  
  “他一个能顶七八个人”
  
  2010年盛夏,武隆工业园区管委会。
  拆迁局局长史禄科正往大门外走。
  突然,一个身材敦实的黑脸汉子迎面跑来,差点和他撞个满怀。
  “老肖,你跑什么?”
  “局长,今天我到市里申请指标,人家说需要补点材料……”肖兵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我赶回来办,等会再送到市里……”
  望着肖兵匆忙的背影,史禄科有些感动。由于园区人手紧张,肖兵是个“光杆科长”。他既要负责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又要申报农用地转用项目,还要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土地“双挂钩”调查、协调拆迁补偿等工作也离不开他……“件件是苦差,样样是挑战。”史禄科这样形容。
  前路多艰,肖兵没有退缩。
  上任后,他顶着风雨烈日东奔西走。衣服被汗水浸湿,他不在乎;在拆迁现场中暑呕吐,他不在乎;一遍又一遍地跑现场、统数据、填表格,他也不在乎……可要是工作没做扎实,他就在乎了——有一次,他为了申报一个项目,三天内三次往返于主城区和武隆。
  “为了腾出更多人手搞拆迁,他主动承担了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史禄科说,“熟悉国土工作的人都知道,没有十来个人的力量,这些工作几乎不可能完成!”
  可肖兵完成了。上任十个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园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他落实用地计划指标1200多亩,争取用地计划指标近460亩!
  2010年8月初,白马镇村民老谢拒绝搬迁,导致拆迁工作几近停顿。
  众多干部轮番上阵劝说,都相继败下阵来。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际,肖兵来了。“老谢哥,你家门前那条路不通,进出多不方便!”他找到老谢,乐呵呵地说,“为了照顾拆迁户生活,园区准备帮你们修好路!”
  “真的?”老谢双眼一亮,“天下会掉馅饼?”
  “包在我身上!”
  几天后,肖兵找来挖掘机和皮卡车,疏通了那段路。
  老谢感动不已,不久就主动搬走了。
  在征地拆迁一线,肖兵不知道化解了多少这样的矛盾。一年下来,他参与了160多起拆迁,经手补偿资金上亿元,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没有引发过一起上访。
  
  “爸,你空了要带我放风筝”
  
  初秋,清晨。
  天没亮,肖兵就起了床。
  洗漱完,他亲了亲熟睡的儿子,出了门。
  屋外,天边映出一片白,连绵的白马山上,金灿灿的树叶迎风飘飞。
  “秋天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念叨,“放风筝的时节又到了。”
  很早很早以前,儿子就缠着他,要和爸爸一起放风筝。
  肖兵很耿直地答应了。
  几个月过去了,诺言却没兑现。2010年下半年,园区建设在加速推进,拆迁科的工作量也迅猛攀升。肖兵每天天没亮就出门,常常忙到凌晨才回家。
  晨风中,一丝愧疚漫上心头。
  不久后的一个星期五,肖兵又一次披星戴月回家。
  “咚咚咚……”到家门口,他一边敲门一边想,都深夜11点了,儿子应该睡了。
  没想到,门里传来儿子的欢呼:“爸爸回来了!”
  那一瞬间,让肖兵动容。
  进了门,儿子缠着他,要和爸爸比试乒乓球。
  “好!”疲惫的父亲笑着,拿起球拍。
  围着客厅的茶几,他和儿子面对面过招;妻子李梅站在中间,充当裁判。
  “爸,该我发球了!”
  “爸,你扣球怎么没力哟?”
  “爸,我领先了哟!”
  …………
  在那个清冷的午夜,一家三口的欢笑充满了房间。
  “爸,你空了要带我放风筝哟!”酣战之后,肖智洪搂着肖兵的脖子撒娇。
  “行!”肖兵再次耿直地答应了。
  没人想到,这个诺言竟成遗愿。
  
  “他是全县干事创业的典范”
  
  一转眼,2011年来了。
  2010年,工业园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亿元、平整场地300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五万平方米三大目标,一年干完过去三年的活。今年,园区继续快速发展,肖兵和同事们也更加繁忙。
  4月中旬,园区打响了建设长坝片区的战役。
  肖兵又成了急先锋。白天,他到长坝勘测现场;晚上,又赶回办公室填报拆迁户养老保险等资料。忙着忙着,他老是觉得胸中有些发紧,身体也越来越无力。
  领导和同事们都纷纷劝他注意休息,他总是摆摆手:“感个冒,怕什么?”
  4月25日,“感冒”似乎越来越重,肖兵感觉身上的力量都被抽干了。实在熬不住的时候,他从妻子李梅工作的药店里找来输液设备,一边给自己输液,一边继续埋头工作……
  4月27日清晨,李梅发现丈夫的脸色白得吓人,感到情况不妙,立即找来两个朋友,将肖兵强行送到医院。
  在武隆县福康医院,肖兵的“感冒”让医生大惊失色——这是致命的心肌炎!
  肖兵当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中午11点20分,李梅接到病危通知书。
  消息很快在县上传开。下午1点过,同事们来了,县长来了,县委书记来了……病床上,肖兵微睁双目,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拆迁户接续卡还有60多份没填”。
  两个小时后,由于心肌炎引起心肌梗塞,肖兵经抢救无效病逝,时年36岁。
  “肖兵是武隆新时期干事创业的典范!”噩耗传来,县委书记刘新宇痛心不已。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向肖兵同志学习。
  今年“七一”前夕,肖兵被武隆县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
  肖兵走了,他兑现了对党的诺言,却无法兑现对妻儿的承诺。
  他答应过李梅,要陪她和儿子拍张“全家福”,他答应过儿子,要带他放风筝……
  2011年8月8日,立秋。
  又一个放风筝的时节到来时,肖智洪11岁了。
  理智告诉他,爸爸的承诺永远不能兑现了。
  可他依然在等。
  不久后的一个夜晚,男孩躺在床上,圆睁着眼。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了敲门声。
  “爸爸!”男孩赤脚跑下床,打开门。
  门外,什么都没有。
  除了风——从白马山上吹来的雄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