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年,25岁的英国人莱特森,荷兰莱顿大学的一位医学博士生,成了“愤青”。
令他生气的,是祖国英国的喝茶习俗。莱特森痛陈,这种正在英国迅速流行的时尚,造成了穷人们挪用买面包的钱去买茶叶,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莱特森进行了一番精确的计算,得出饮茶的人均年开支为7英镑12先令,两口之家就得花费15英镑4先令,而一个五口之家每年购买面包的开支只需要14英镑15先令9便士,喝茶影响到了吃饭的大事。他甚至找到了实例:当某户普通家庭戒除了喝茶这种恶习之后,孩子们终于能够吃饱面包,健康大为改善。
莱特森将这些都写进了他当年提交的博士论文《茶树的自然史》中。这篇论文在3年后正式出版,影响颇为深远。
在莱特森眼中,茶叶无异于损害英国公众健康和经济的“绿色毒品”。而这一“毒品”,正从遥远的中国源源不断地登陆英伦。
中国茶改变英伦
在反对茶叶方面,莱特森并不孤独。
和他一个战壕的,还有著名的旅行家汉威。汉威不仅认为喝茶有害健康,而且认为喝茶危害经济:“花费大量白银去那个荒唐堕落的东方国家进口奢侈的茶叶,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修路、建农场、果园,把农民的茅舍变成宫殿?……喝茶是一种恶习,不仅危害个人身体、社会经济,还有亡国的危险。且想想当年的罗马帝国,商人们用银币去换中国的丝绸,女人们都穿起了华贵的丝袍,男人们一天洗五六次澡,国库空了,道德败落,军事无能,野蛮人入侵,偌大的罗马帝国瞬间分崩离析!”
更多的反对茶叶的人士,坚信茶叶这种奢侈品的盛行,不仅是“几乎所有的贫困之根源”,而且还“构成了所有的影响人类劳动能力的罪恶”,“它们的身上充斥着从潘多拉的盒子中释放出来的穷困与不幸。”
与莱特森等反茶人士不同,更多的英国人成为茶叶的拥护者和捍卫者。茶叶的普及,改变了英国人的膳食结构,在18世纪后期,茶叶已经成为工薪阶层的主要食品,而到19世纪后期,更是成为核心食品。
据英国当代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其《绿金:茶叶帝国》一书中分析,当时英国工薪阶层的消费结构中,茶叶和糖占10%,肉类12%,啤酒则只有2.5%,茶叶以及面包和奶酪构成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面包加茶叶成为最为经济并足以提供日常能量的食品。艾伦·麦克法兰说:“一杯甘甜温热的茶可以让人心情舒畅,重新恢复精力。在以人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一杯美好的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它的重要性犹如非人力机械时代的蒸汽机。”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茶叶,大英帝国和英国工业化就不会出现。如果没有茶叶常规供应,英国企业将会倒闭。”
随着茶叶日渐成为英国人的生活必需品,它迅速地取代了丝绸成为中英贸易的主要货物。保质保量地做好茶叶的供应,以免引起物价的飞涨和社会的动荡,甚至成为英国政府“维稳”的首要工作,也成为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政治目的。
英国银子向东流
茶叶贸易造成的巨大金融压力,并非夸张,而且已经持续了很多年。18世纪最初的15年里,在垄断了东方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对华贸易中的茶叶比例并不大,只占船只回航商品总货值的10%左右。
在1720年代至1750年代,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占回程货物总投资的53%左右。1700年,东印度公司交给伦敦交易市场出售的中国茶叶为91183磅,到1751年已上升到271万磅,增长了29.7倍。从1760年开始至1780年间,东印度公司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茶叶的数量,是1750年的2.3倍。在1760-1784年间,茶叶在回程货物总值中的年平均值上升为68.1%,其中,1759年,居然高达88.3%,而到了1825-1833年,这一比例达到了更为惊人的94.1%。
英国成为中国茶叶最大的消费国,1833年,东印度公司采购的茶叶占中国销往欧洲茶叶总数的80.9%,如果加上通过其它欧洲国家辗转进入英国市场的茶叶,这一比例更高。
这些绿色的叶子进入英国,换走的是白花花的银元。随着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量的不断攀升,大量的银元从英国流往中国。东印度公司开往中国的船只,所载货物90%以上都是白银。记载显示,在1710-1759 年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