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性分析

2011-12-29 00:00:00易先桥何潇潇
北方经济 2011年13期


  一、前言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中国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减速明显,其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对外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在中国,不同区域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也不同,这一现象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郑智昕(2009)根据2007年1月-2009年2月数据,测算出次贷危机对以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东莞模式、晋江模式为代表的沿海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始于2008年末。周普生(2009)以甘肃省经济指标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冲击主要是由于欧美等经济实体的市场萎缩,与内陆地区经济所受到的影响模式截然不同。杨先明、梁双陆(2009)则进一步着眼于资源型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论证金融危机对该类地区存在一个滞后期。赵斌(2009)同样认为沿海地区和西部部分地区受危机波及较早,而湖北省作为资源型地区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信心下跌以及外部影响,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冲击较小。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省分局课题组(2008)通过对湖北省2005-2008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数据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湖北省出口在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领头羊,湖北省经济相较沿海地区,其经济增长受到的影响出现明显的滞后性。本文基于此,以2008-2009年湖北省与典型沿海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为依据,分析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湖北省经济增长呈现出的滞后特征。
  
  二、次贷危机背景下湖北省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滞后性
  
  次贷危机的播散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亦呈现明显的不同。通过与东南沿海地区相关数据进行类比发现,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相比存在明显的时滞特点。本文以经济体受影响时间及复苏速度为出发点,研究次贷危机影响湖北经济增长的滞后性特征。
  (一)时间层面滞后特征分析
  2007-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33.8%,而规模以上工业对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9.12%、41.33%、37.57%。因此,该指标对经济增长变化有显著的反映。鉴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