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从属地位判定

2011-12-29 00:00:00徐武茂
北方经济 2011年13期


  劳动的地位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劳动的首要问题。我们过去的劳动一度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确定劳动的真正地位,以实现劳动真正的意义。认识是劳动的向导,在实践中未有认识领错了路而劳动不失效的。我们的认识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研究真正的劳动地位,以实现劳动真正的意义。我们要分辨真正的劳动地位,不可不将各种劳动的社会地位及其对于人类的影响,作一个初步分析。 环境问题凸显,极端气候,自然灾害频发。反思人类劳动地位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有的劳动地位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对时代的提问。不同时期劳动地位是不同的,这是由劳动对生存环境影响水平决定的。
  
  一、现实而又急迫的历史命题
  
  深化改革迫切要求劳动地位理论革命,要进行社会革命,必须进行相应的思想革命;否则社会革命就不能真正进行,即使开始了也不能取得最终胜利。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革命为先导的。今天,要深化改革,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思想革命。指导劳动、提高劳动成效、按劳分配、构建劳动体系就必须有相应的劳动地位判定理论作为支撑!深化改革迫切要求判定劳动地位,发展经济,迫切需要劳动地位理论创新,建设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首先应该是劳动地位明确合理的社会。
  人类在采集和渔猎经济、农业经济、手工业时期,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崇尚劳动,千方百计地让人们去劳动,多劳动,把人们变为劳动机械的摩登时代,已经成为期望就业者的神话故事。劳动短缺成为历史了,如何利用自然,不让劳动毁坏自然,持续利用自然,摆在了人类面前。劳动地位需要重新确认。
   当前,劳动不仅是社会财富之源,但也是自然环境破坏之源!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当人类理论、知识、方法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容易产生科技狂人,自认为无所不能,要主宰生存环境,恣意乱来。当人类自认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可的时候,悲剧就开始了,当空调广告凉爽全世界的时刻,高温天气肆虐。恣意乱用知识的时刻,看到暗藏杀机是生存的关键。然而,只能做到房间内空调,地球温室效应确实无奈。我们只知道羊吃草,羊多了,人就可以多得到肉皮毛,把草原搞秃了,草原不见了羊,也不见了人。运用启蒙知识恣意胡为,结果就是自食苦果,甚至自毁。核武器可以炸毁地球,劳动制造的产品对生存环境可以毁灭,不能毁灭自然,因为物质不灭能量不灭;我敢断言地球依旧,毁灭的是生物界而已!启蒙的规律知道了,再高层次的规律呢?人类充其量拥有了集体自杀的知识和能力而已。
   总之,现实已经尖锐地提出:传统的,甚至还被人们奉为“现代的”劳动地位理论面临着时代的质问。社会已经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在劳动地位理论上进行深刻探索,回应时代的提问,确立一种崭新的劳动地位理论的迫切要求。劳动地位理论必将成为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解开诸多矛盾症结的钥匙,以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命题。
  
  二、焦点是劳动的地位
  
  发展竞争迫切需要判定劳动地位,生存环境急剧变化迫切需要判定劳动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一种永恒的活动;但劳动的地位则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与浓厚的时代色彩。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劳动科学自身不断发展,人类劳动地位的也不断发生变化。
  劳动带来了满足,劳动带来了发展,劳动带来了繁荣,劳动带来了文明;同时, 劳动带来了危害欲望,劳动带来了灾难争端,劳动带来了资源掠夺,劳动带来了毁灭环境,生存迫切要求劳动认识进步,生存环境急剧变化迫切需要劳动认识。核心是劳动地位。
  在当前,劳动的核心问题是地位确定问题。能否准确地确定地位问题,是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在当前,所谓劳动地位就是从属地位的判定。 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涉及的内容是深刻而广泛的,但是,关键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地位问题,从劳动科学的意义上说,是劳动的地位问题。以往的劳动考察置于工业化初期工厂主要是手工简单机械操作的生产环节,既没有看劳动培训,也没有去看劳动与生存环境关系,更没有看劳动内在的遵从关系,不能对劳动与生存环境关系问题做出回答。而且把劳动权利和劳动者社会地位平等与劳动本身地位从属性混为一谈!就人类整体而言,劳动不是单纯的活动,而是一种责任表达,是拥有本性的,属性的、约束的、定向的矢量的。尊崇自然的生命活动,人是生命的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在自然轨道上运行,反馈效果,当然有正负之分。劳动是在有条件下的活动,必须对行为后果负责,不仅仅是收获报酬。要受到自然的检阅,奖惩。具有风险性。
  广义上从属于自然,劳动体系作用与生存环境,劳动从属于生存环境,天外有天,规律之上有规律,我们慧悟的规律只是仓海一粟,人在更高层次规律面前永远是无知的,知识、工具、财富积累到今天,已知的达到了丰富程度,人类仍然是自然之子,无知的风险依旧存在。
   劳动群体内部劳动地位最终从属于慧悟。从劳动体系内分工可以看出:劳动目的都是按照上一层面的要求标准来运行。考察劳动体系,根据劳动特点,把具体劳动划分为一仿械、二技巧、三传授、四化转、五慧悟。仿械从属技巧,技巧从属传授,传授从属化转,化转从属慧悟。达到要求标准获得报酬,责任与报酬相对应,责任就是与要求标准一致程度。具体定义如下:
   一仿械——按照设定模式完成行为动作的劳动,特点是简单重复,可替代级四级,如门卫。
   二技巧——按照设定要求完成产品的劳动,特点体现个体间技艺差异,可替代级四级,如技术工人,管理人员。
  三传授——传授理论、知识、方法、技艺的劳动,特点体现个体间的影响力的差异。可替代级三级,如教师。
  四化转——理解运用理论、方法,指导他人工作的劳动。特点体现个体风格,可替代级二级,如决策层领导,把社会主义理论→建国,比尔盖次,爱迪生。
  五慧悟——灵感显现,悟出规律、方法、理论的劳动,可替代级零。如孔子、老子、牛顿、爱因斯坦。
   劳动实质是遵照慧悟的要求和授予的理论、方法完成的行为,包括制造工具的行为。劳动有效标准分为:系统内和生存环境反馈。系统内标准是达到设定要求即可,生存环境则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整体而言劳动从属于自然,系统内下层次从属于上一层次。劳动居于从属地位。
  (作者单位:中共包头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