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9 00:00:00肖武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1期


  国外学者Garner对学习者阅读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做了研究,Dunosky在他的研究中把理解监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和阅读联系了起来,Hacker,Barnett,Brown,Kluwe等人也先后做过相关研究。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元认知监控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国内学者文秋芳、郭世明、肖德法等,就元认知策略与英语教学也做过一定的探讨,但就如何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探讨较少,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元认知策略与阅读理解
  
  元认知又称为次认知、反省认知、反审认知等。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因此,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其中包括了对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的控制,一些活动诸如怎样计划去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理解监控、对过程的评估都具有元认知特点。Williams&Burden形象地把它描述为“学习者站在自己的学习之外,从外向内审视学习的过程”。O’Malley&Chamot根据信息处理模式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性技巧,是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的知识,通过对语言学习的规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节语言学习,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元认知策略也被称为调控策略,它的功能在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
  桑代克认为,阅读是一种推理,是一种大量的现在称之为元认知的活动,在有效的阅读中,读者对于他的认知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控制。Baker&Brown指出,阅读理解包含了很多涉及元认知的技能和活动。实际上阅读就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的认知,这一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阅读材料的认知;二是对自身阅读过程的认知。阅读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其中对自己阅读过程的认知就是元认知能力的体现。元认知在外语阅读中能帮助学习者在阅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规范,这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潜在的推进作用。而阅读在元认知的指导下采取的策略就是元认知策略,是用以指导和控制认知过程的策略,它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加工过程,对语言应用有认知管理功能,主要包括:(1)计划策略,即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对语言学习计划;(2)监控策略,即学习者利用监控策略对自己随时进行监控,如阅读监控等;(3)评估策略,即学习者经常性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评估,并自我调节所使用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它对外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应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在阅读前进行计划活动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积极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计划活动指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阅读目标和阅读计划,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明确阅读训练重点,合理地安排认知资源,选择相应的阅读策略以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具体如下:首先了解阅读任务,确定阅读目标,然后,根据阅读标题、图表等信息引发背景知识以及预测文章意图以增进理解,了解自己对阅读主题是否熟悉,是否具有相关背景知识。与此同时,根据阅读任务制订计划并按计划执行,根据不同阅读目的调整自身的思考过程并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和阅读速度。如依据目标提前决定是重点留意阅读输入信息的总体方面,还是某些具体方面,或者是重点留意有助于理解阅读材料中的细节等。
  
  2 在阅读中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监控也称调节,它是在阅读中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监控和调整以达到预定目标。阅读者作为阅读活动的主体有着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和进行元认知监控活动的能力,外语阅读者也不例外。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阅读者要经过大量的元认知监控行为才能对文章有准确的理解。只有通过监控,读者才能对阅读活动进行管理、指导、调控和引导。因此,为保证阅读计划的顺利进行,阅读的过程必须始终处于学习者自身有意识的监控之下。应用元认知策略对阅读理解进行监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方向监控,即使学生对阅读的目的、阅读的重点进行监控。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的方式,根据所读文章及阅读的目的确定应该采用快读或慢读、粗读或精读等。如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大意,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阅读,其特点为阅读速度要求较高,而理解的精确度则要求较低。寻读则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同时,我们可以使学生运用what,when,where,who,why和how提问方法,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2)进程监控,即对阅读的深度进行监控。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除了阅读目的不明、不知从何入手之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往往满足于浅层次,无法深入下去,这是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碍。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思考,观察识别材料提示的重要信息,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文章措辞判断作者的态度,随时进行概括,找出中心句(topic sentence)及关键词(key worxls)。(3)策略监控,即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恰当地运用各种策略。策略监控,即善于自我提问,检验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多角度分析推理,懂得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处理问题。一个具备元认知策略能力的学生能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来选择认知策略,在阅读过程中还能随时调控自己运用认知策略的情况,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使用why来对自己提问,检验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并从多个角度来推断、理解整篇意思,而非单个字句的意思。因此,在阅读中对当前策略使用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以监控策略运用是否适当,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对当前策略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监控自己是否真正理解。
  
  3 在阅读后进行评价活动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是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作出分析。在完成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后,一个好的学习者会反思阅读任务的完成过程,这个过程是阅读者明确计划进行的情况及检查学习策略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具备学习策略的学生能对他们阅读前所设置的目标是否完成作出评价。如果没有,他们就会寻找原因以便在下次阅读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取得阅读的预期目标。在阅读后,对整体阅读任务进行评估,以监控是否达到所确定的目标或标准。自我评价是指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效率和认知活动结果进行评估,对自己阅读目的是否达到及对阅读效果进行评价。这是阅读后所采取的活动,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做出分析。他们就会寻找原因,以便在下次阅读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期取得阅读的预期目标。他们对阅读过程中预测机制和上下文词义的猜测做出恰当性和正确性评价。无论学习者对自己的阅读活动做出肯定还是消极的自我评价,对下一次的阅读任务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英语阅读中运用元认知策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同时还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理解过程,及评估自己的阅读结果、阅读方法等,从而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找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责任编辑 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