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历来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词汇学习非常关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和应用习惯的养成能够促进英语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良好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最佳效果的取得。
一、词汇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存在着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无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更不要提英语思维的形成。一些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在学习和应用英语词汇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习时只会注意用一种感官,不会眼、耳、手、口、脑并用,只注意单词的一个方面,不能联系起来记忆。很多学生学习单词只是记拼写,不会正确地读出来,还有许多学生会读却不会拼写,再者就是知道发音拼写,却不知道怎么用。其实每个单词的拼写、发音、用法等都是紧密相连的,只注意到一方面不可能养成学习词汇的好习惯,对于英语思维的养成也无作用。
第二,学生不懂得利用词根、词缀、词源来学习词汇,不懂得联系英语使用的文化背景。主要表现在平时的学习中虽然会遇到很多词根、词缀,但学生自己不会总结积累,更不会主动去查阅、了解某个单词的文化起源。
第三,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词汇,不知道去应用所学的词汇,使所学的词汇使用频率低。学生经常是记住了单词的意思,但在交流、翻译或写作中不会主动去使用从而导致又把记住的词忘掉。
第四,把学习词汇单独拿出来,不能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训练,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联系起来,不懂得在听说读写中学习和应用词汇。
第五,遇到新单词时,不试着利用语境去推断其意义而是直接查字典,甚至有的学生连字典也不查,直接带过,根本无法了解词汇和积累词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学习与应用习惯
1.利用语境学习词汇
遇到新单词,尝试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掌握词义,狭义语境是指上下文中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生词,而一遇到生词就立刻查词典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无法形成用英语推断英语的习惯。利用语境推断,包括通过定义、举例、同义词、反义词或某些连词、副词所给出的线索或根据文章来猜测生词的意义,学生应养成这样的习惯,然后通过查词典来确认自己的推断,锻炼英语推断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通过经常的、大量的积累、归纳和比较,学生就能够逐步融会贯通,从而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果当生词过多,推断没有头绪时,这时学生就可以利用词典查出,理解并掌握该词汇。
2.利用“小词”学习词汇
学习词汇,也应运用突出重点、基础先行的原理,充分利用词根和词缀,使学生牢固掌握一批“小词”,从而建立自己的基本词汇量。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基本掌握了一门外语,要看他是否掌握了这个语言的基本词汇量,掌握了它,你就可以轻松愉快地每日应用,并能触类旁通地迅速学会大量其他的、相关的、派生的词汇,包括动词、名词、词组等。相反,如果没有掌握基本词汇量,那么即使记住了许多词汇、句型等,应用语言的能力仍然会很差,仍然不能用这种语言应对基本的交流活动,下一步的语言学习仍将步履艰难。除了通过小词学习外,同时可以借助构词法,即词根和词缀。词根字面的含义一般等于单词的实用词义,只要记住词根字面的含义,从单词中辨认出词根的形体,再通过词缀的意思,就能理解并记忆这个单词。如:记住了care应能掌握careless(粗心的),careful(细心的),carelessly(粗心地),carefully(细心地),carelessness(粗心),carefulness(细心)等词汇。因此,牢记一定的构词法,对于理解词义和扩大词汇量有极大的帮助。
3.学用结合学习词汇
学习词汇和应用词汇应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促进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首先,应充分重视造句练习法。在造句之前,有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效果要好得多。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其次,在阅读中学习词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词汇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新词汇和新用法,也肯定会遇到已学过的词汇,新旧词汇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样在上下文的帮助下能有效提高记忆词汇的效率。第三,生动活泼地开展会话教学,将英语听说结合起来加强词汇的学习和应用。会话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和运用水平,它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形成的良好方式,因此应当充分重视。第四,加强作文教学与练习。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检测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也是很高的。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
4.利用英语思维学习词汇
“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境,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词汇是语言的主体,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学好、用好词汇,必须学会用该语言的思维去思考,养成好的语言思维习惯。就英语而言,英语思维的培养就是使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逐步用英语去思考。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自己已经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多背诵、多模仿、多接触英语文化。多听就是要认真听老师的英语讲述,要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日常交际用语,同时要多听课文录音和听力材料,自己进行听写测试。还要多听真实语言材料,如英语新闻、广播、广告等,因为真实语言环境里面的英语语速正常,有明显的口语发音特征,富有情感,通过听口语化的语言材料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多读,就是多读英美作者写的文章,特别要注意那些无生词障碍,但又理解不了其句子意思的句子。这些句子之所以理解不了,一是因为对句子理解不透,对某个词只理解它其中的一种解释,而不知它在句子中还有别的解释。二是因为文化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经常性地阅读,尤其是读原汁原味的材料,英语思维就会逐步顺畅。所谓背诵模仿,是一种强化与集中的语言信息的刺激行为,通过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朗读、理解到思维加工形成记忆,获得大量的语言、词语、语法和语用等信息的输入,使学生逐渐提高对英语思维的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有效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
5.利用文化背景学习词汇
学习词汇时注重词汇与英语文化背景的联系。英语词汇和其使用的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有很多词汇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故事,有自己的来源,同时使用时也要和恰当的语言背景相适合。如: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盛行,白人把来自非洲的黑奴称作nigger(污蔑黑人的词),于是后来就产生了nigger-driver,nigger-lover,niggery,a nigger in the woodpile等。再如: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三个M时代的诞生,还有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别,英语俚语和谚语的使用情境等。理解词汇及其文化背景含义,对于英语思维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
总之,良好词汇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多读、多说、多听、多写,这是发展英语思维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学习和应用习惯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的形成。所以,二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 I.S.PNation.英语词汇教与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 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时见.英语教学新思维.广西:接力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