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中介

2011-12-29 00:00:00陈新亮徐永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8期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指受教育者产生接受动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主观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外部环境以及教育内容之间时时处处都发生着某种联系,而担负着联系作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介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的含义
  中介,即中间媒介,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和转化作用的过程、因素或环节。一切事物都是凭借一定的中介而相互联系、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中介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列宁指出:“仅仅‘相互作用’=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1]“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只有这样,才有“整个世界(过程)的有规律的联系”[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多种要素共同参与的动态运行过程,要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必须要通过中介来完成。比如,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而存在着把他们联系起来并使之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信息中介、载体中介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也需要通过语言、行为等中介去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的类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通过不同的中介体现并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不同的接受中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概念中介
  概念中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系统学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明晰一定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从而获得解释和评价思想道德现象的能力。概念中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系统性。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习,知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社会价值的。通过对政治观的学习,对当前的政治现象就能够理性和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政治意识,明确社会责任。
  2.载体中介
  载体中介是受教育者所运用的能承载并传递接受内容的手段和形式。包括有形的载体,如教育设备、教育场所,各种媒体,如广播、报纸、影视、网络等;无形的载体,如语言、概念、逻辑等。载体中介还可以划分为文化、活动、管理、环境等多种具体的形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载体作用。首先,必须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发挥现代传媒的载体功能。除了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外,还应积极探索电话、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积极探索新的载体。
  3.活动中介
  教育者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动,让受教育者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如,演讲活动、革命歌曲演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创建文明班级活动等等。这些教育活动以直观的形式在操作的层面上把教育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活动中介的特点是具有渗透性和体验性,使受教育者对接受客体形成明确的信念,陶冶高尚的情操。
  4.方法中介
  方法中介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邓小平曾指出,正确的主张必须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增强接受效果,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的重点是要解决好教育者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认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者,教育内容是思想道德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受教育者是人民群众,接受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和坐标,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5.信息中介
  受教育者通过接收大量的信息来进行接受活动。这些信息潜在地包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标准等,从而在受教育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并意识到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标准是被社会所推崇的,做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社会价值的。信息中介的特点是超越受教育者生活环境的狭隘局限,具有广泛性。特别是处于信息社会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广播电视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渠道获取信息。
  三、新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的要求
  1.时代性
  接受中介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均有其代表性的接受中介。以载体中介为例,传统社会的大众传播是以人际间的口头传播为标志,近代社会以活字印刷媒介为标志,现代社会则以视听媒介和发达的印刷媒介为标志。随着科技发展和科学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现代接受载体在承袭原有媒介的基础上,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传载着各种信息,无时不在影响着接受者的思想观念和接受方式,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特色。
  2.扩展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日益向多样化拓展,其展开的广度和渗透的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时间与空间界限,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就是现代化接受中介的出现,如互联网、数码技术、广播电视等。它已经并继续为信息接受者与信息传导者之间关系多维度、多层次的展开,开辟和提供了越来越广泛的时间与空间,拓展了接受内容的传播范围。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间制造了极具弹性的时间和空间。
  3.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不仅为受教育者、教育者所选择,而且是能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操作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突出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必须能为教育者所把握和操作,才能将主体的要求转化为客体的思想和行动,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充分整合发挥各种中介的作用
  虽然各中介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范围,但由各中介形式所构成的中介系统,其功能就不只是单个中介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性质与新的功能的系统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依赖于各中介的相互配合和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内耗,充分发挥系统的最大效益。
  1.中介的纵向同一
  中介的纵向同一就是各中介发挥作用的方向都要朝着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作用,而不是反向作用。实际上,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各种方向不尽同一甚至方向相反的情景。如,来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概念中介的正面导向有时就会和来自社会阴暗面等信息中介的负面导向发生冲突,导致正面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同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中介的横向协调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介的形式丰富多彩,各中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介作用发挥的程度总是与它所联系的其他中介相关联。这就要求多种中介之间也要横向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挑战,也同时创造了多种信息渠道实现多方面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的机遇。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网络、手机短信、媒体等各方面的信息市场管理还不太规范,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才能实现全社会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