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VBiY5zV69Sx97kHC87cPeZ.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hbfs4Sy5yVraerLcLF4SZV.webp)
自《关于展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议》公布以来,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阳光体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拓展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思绪和途径,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与空间,为校园体育文明的树立提供了契机。“阳光体育运动”从首次提出到现在已经在全国各级学校实施4年多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它关系到新时期整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关系着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更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的相关事宜,确定阳光体育运动评价内容、指标及权重值,旨在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新一轮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提供依据,为实践操作提供工作依据。
一、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体系理论分析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的多维性、多层次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面性和立体特征,它的每个维度又包括许多要素,而各个要素往往又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这些子系统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进行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与外界交流信息形成和维持着时空有序结构。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反映了对评价对象的认识角度或评价内容覆盖面的大小范围,它既明确了评价对象某一特征的概念,即性质,又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数量,是对评价对象行为的质的导向,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不同的评价对象,可从不同的角度或内容去评价。客观全面地对评价对象予以认识,应采取多方面、多角度、多指标的选择。根据评价任务与评价目标的需要,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一特定评价对象的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相互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教学评价指标就是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操作规程,它规定了“评价什么”。一般而言,评价指标本身对教学有导向作用,即评价什么指标,教师就会重视什么指标。因此,指标的确立和选择极为重要,不仅要求反映教学的本质,选出典型的、客观的指标,而且还要注意超前的导向作用。
2.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牢牢地以阳光体育的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阳光体育的本质出发、从能够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考虑具体的评价指标的设置。因此,本研究以中央7号文件等多项阳光体育开展的政策为依据,根据目的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总结整理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从阳光体育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外在表征发展水平角度出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向从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专家、教师发放评定指标体系的调查表,请专家进行指标筛选和修正,把分散的评估意见经过分析汇总。通过专家调查,将阳光体育评价指标进行归类、合并、筛选;再根据可操作化原则,以简单易测的指标代替复杂的或看似精确但难以操作的指标,得到最有代表意义的指标,建立了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第二层包含5个指标,是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的5个侧面;第三层共由14个不同级别的指标组成。
3.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为了保证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动态性、发展性、超前性及可持续性,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及有经验的评价人员进行访谈请教。通过发放优序图问卷调查表,采用特尔菲法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对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进行分析。请每位专家独立地对各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比较,并做出评判,确定每一指标的权重分配。最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整理汇编,将结果作统计学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及排序,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二、健全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的对策分析
1.加强对评价参与者的教育
阳光体育评价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教师在具体地教学中负责组织、指导和答疑,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技术理论和战术理论水平,具备更高的体育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锻炼和练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经常给教师创造和提供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进一步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
2.灵活运用评价模式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不能限于具体的评价模式,我们要将评价方案的制定、选择和实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评价内容应全面,评价权衡指标应科学合理。我们应建立以体育能力和体质健康为要素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增加青少年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及竞赛等活动在体育成绩中的权重,建立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追踪和督导制度。参与态度和表现等评价应采用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评价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灵活的自主活动空间,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择其所好,展其所长。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的个人气质、智力、需要、动机和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实现等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使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真正成为推进整个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突破口。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它关系到新时期整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关系着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更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所建立的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第二层包含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的5个侧面;第三层共由14个不同级别的指标组成。虽然该评价体系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在相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制定完成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广大体育工作者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探索,使该评价体系更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史立峰.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构建之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6).
[2] 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
[3] 姚旭霞,赵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0(11).
[4] 冯唯锐,徐蕾.“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
[5] 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体育学刊,2007(8).
(责任编辑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