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fWeW86p7VBTGBE6Jv6KSmS.webp)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指出:“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可见,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那么目前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是什么?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此,笔者随机选取了河南省四所全日制高中高二年级学生就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全日制高中高二年级学生,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两个层次,在国内学者关于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测试的基础上,本调查问卷围绕学生在文化常识、文化规约和交际策略等方面展开。并根据问卷情况,在较好、一般和较差的三组中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然后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获得受试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估和分析
调查围绕中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知识掌握程度、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对西方交际习俗的了解程度、初次与外国人交往的态度、影响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主动交往的心理因素等5个方面进行。
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在掌握相关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超过三分之二(68.7%)的受试者“没有读过相关书籍,不太了解”;在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上,超过三分之一(38.3%)的受试者“不了解”;对西方交际习俗的了解上,近三分之一受试者(32.5%)表示“不了解”;在碰到外国人主动和你交谈时,有四成的受试者(43.8%)“心理压力很大,怕无法沟通”;而对于影响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主动交往的因素,有四成的受试者(41.9%)表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通过进一步访谈,笔者总结出导致这些问题的三点原因:(1)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中往往注重教材,忽视了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以及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知识。(2)与教学方式相关。课堂中教师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教学中偏重语法、句法,忽视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交际。(3)与传统应试教育相关。学生和教师仍把通过高考当作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而现行的高考下无法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中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出,30.4%的受试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是跨文化交际存在问题的原因,而45.6%的受试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氛围的缺乏是阻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半数受试者(46.8%)认为,要想提高交际能力,可行的方法就是引进外籍教师参与教学。还有34.5%的受试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营造跨文化交际的氛围。实践表明,在缺乏外籍教师的情况下,只要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本土环境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可行的。
三、结论与建议
1.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
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文化知识,而应通过理解整合,打破特定文化界限,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语用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学术基础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利用可行的手段去了解、接触各种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另外,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求卓有成效、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渠道与方式,尽快培养出大量合格的、优秀的英语教师。
2.课堂教学中融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来。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加强文化的导入。比如,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来自古希腊的神话、寓言、传说,或《圣经》,或与某些名著有关。因此,教师在讲解单词时应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在交际时正确、恰当地运用词汇。同样,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在教授学习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3.教材的改革要体现出文化内涵
传统的教材重视学生的语法能力、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新的教材在内容方面应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系,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4.学生要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最终决定着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转变英语学习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水平考试的错误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同时,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应自觉地汲取不同文化,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除了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之外,学生还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主动用英语去交流,增加英语的输出量,同时对英语学习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丰富课堂及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
丰富的课堂活动及课外活动对于学生获得对英语及其所负载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是很有必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让学生在参与中丰富语言学习经历,并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化意义的认识。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真实、丰富的阅读及影视材料,这也是加深学生英美文化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的教材一般都是经过加工后的资料,大量的文化信息已经被淡化或者删掉,因此要了解更真实的英美文化,学习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应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影视、网络等资源展开。
总之,调查结果突出反映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引起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并加以研究。当然,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英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用目的语恰当交际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须遵循实用性和适合性原则,即文化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关,文化内容与语言实践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文化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3] 李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下中学语境语法教学.教学研究,2010(11).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