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与思考

2011-12-29 00:00:00伏雪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8期


  网络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学习培训模式,它使培训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解决了他们的工学矛盾。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可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网络教育提高教师素养,进而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一、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现状与发展
  1.现状与问题
  根据2005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9488.01万人(不含成人高中和中专)、中小学专职教师1038.41万人,其中小学专职教师为559.24万人。中小学教师课程多、负担重,单一教学型水平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学区、校区跨度大,教师集中脱岗培训困难,而网络培训具有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项互动、协作学习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它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增加了系统学习、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内容;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新增了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增加了简易逻辑、平面向量、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如何帮助教师学习并掌握这些新内容,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任务。从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情况看,虽然据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我国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6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24%,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46%,这里面小学教师以中等师范学历、中学教师以专科学历、高中以本科学历为达标标准。而国外,就中学教师来说,美国一些州要求中学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英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4年制教育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证书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法国要求初等教育师资至少具有大学普通教育程度,中学教育师资至少具有大学学士水平。从中可以看出,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中学教师的学历层次远远高于我国。在这些国家里,科学发达,科技人才辈出,完全依赖于高要求、高标准、高规格的教育质量。由此可见,我们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距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2.我国网络教育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足以支持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远程教育发展,国家承认远程教育学历证书,并不断进行网络培训的资源建设,从而使网络培训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硬件条件方面,从2002年起,国家在中小学推动“校校通”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近90%的城市中小学建成了校园计算机网,实现了与Internet的链接。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已使60%的农村中小学建成了不同规模的远程教育系统。
  在软件条件方面,以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南大学、华中师大、华南师大、陕西师大、福建师大、东北师大8所试点师范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成立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建立了标准化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在21个省区建立了93个地(市)、90个县(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总共有68所高校网络学院,其中师范类网络学院总共有7所,已成为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8所师范院校共招收了远程教育学生15万名。中央电大师范专业招生人数目前已经达到50万,每年对近100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资源建设上,8所师范院校开发教师教育课程1181门,共计56873学时,其中“教师网联”成立后新增课程436门,达24348学时。中央电大已开设教师教育专业8个,开发课程总数370门,新开发课件170门左右。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增教学资源约100种,约合教学条目3万条。其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规划。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工程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这项举措对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巨大差距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是解决教师教育问题的最好办法,它有利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再次,英特尔未来教育。英特尔未来教育是由英特尔公司发起的大型国际合作性教师培训项目,涉及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特尔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在我国至少完成三万名以上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受训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并能利用技术创建新颖的教学模式,提升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探索与思考
  1.努力构建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评价的随机性较强,较难诊断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根据课程标准及各地区教育和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网络培训评价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让学员自己通过评价工具记录自己学习的全过程。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和自主建构的过程。
  2.全面认识网络培训的技术功能
  网络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技术和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培训中的两个重要侧面,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想。教师培训必须要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形成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促进新型教学的实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等来驾驭技术,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取向,这才是教师培训的根本目的。
  3.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网络培训模式的开展,势必要求培训资源全面而丰富。培训中要准备的资源有:虚拟教室的开辟、数据库的建立、各种学习论坛的创建、指定培训活动中的教师角色与助教角色、制作网上学习资料等。同时要求受训的教师学员也要参与资源的建设,要求教师参加学习论坛的讨论与交流,发表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对培训方式的看法,并向全班成员提供有价值的共享等资料。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条件和资源优势,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站点,使各具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根据需求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4.加强中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培训
  教师教育说到底是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美国学者奥克肖特指出,实践者在从事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的知识实际可以分为两类:技术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研究表明,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知识就是实践性知识,以及融合在其中的教育信念、教育机智和批判性反思能力。它需要使用高度专业化的专业知识,即教学的知识,这种知识包括:共同的知识(所有受良好教育的成人所需掌握的)、特殊的知识(只有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专业和学生的知识,以及专业和教学的知识。现在不少中小学骨干教师教龄都在10年以上,他们普遍感到所学知识已经老化,急需要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而其他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已经陈旧,迫切要求接受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因此,应加强学科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扩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及科研指导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应把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培训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广泛而多样的,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愿望和不同的兴趣,他们需要丰富的进修机会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教师的需要也是发展的,教师的网络培训也要随着课程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惠来.国外高师教育的现代走向与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1997(4).
  [2] 裴纯礼,徐学峰.加快各级教师网络培训基地的建设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3] 李炳军,吴霞.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策划与思考.现代教育,2003(11).
  [4] 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远程教育杂志,2004(4).
  [5]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0(4).
  [6] 郑毓信.创造未来——简论高水准教师的培养.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