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组合差异性。人类社会活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科技等)的时空差异和海洋环境的时空差异,两者共同决定了人海关系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换言之,每个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都是组成两个子系统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的特定时空组合,每个时空组合都不尽相同,同一地域人海关系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同一时代不同地域人海关系系统,其人海关系相互作用强度、表现形式、作用机制、主要矛盾等均有所不同。
自禀复杂性。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复杂性源于其自身组成要素的多样化。首先,组成广义海洋环境的要素包括海洋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生物、资源等自然要素和缘于海洋而生成的人类精神、行为、社会和物质的所有文明内涵。其次,人类社会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口经济、地缘政治、管理、文化、科技等。所有这些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交错,紧密结合,彼此之间进行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进而构成结构和功能复杂多样的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整体。即使人们能从物理、化学、生物、经济、文化等单个方面将问题分析清楚,对系统的整体行为却仍然难于把握,因为整个系统会发挥出系统各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特殊的整体功能。在现代海洋世界,人海系统所担当的多重角色正是其结构功能复杂性的表征。沿海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无不系于人海系统;沿海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无不依仗人海系统。
动态关联性。系统内部一个或一组要素的变化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甚至导致运行方向和本质的改变。上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各组成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结构等匀变要素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能以时间为坐标用图形来表示。突变要素如海洋地质或气象灾害虽无法在时间序列上加以表示,但与匀变要素一样,只要发生变化,系统及系统内部其它要素也会受其影响,跟着变化,即体现出相互关联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的现实表现就是人与海洋关系从原始社会一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后工业社会的不断演进,也表现在人类对海洋及人与海洋之间关系的不断深入的认识,随之而产生的是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化。
全方位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而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海洋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参与决定了系统具有更强、更广的开放性。这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方位开放性。海洋的自然特征及其经济功能决定了海洋经济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外向性。而且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海洋连江达海的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只有在区域互补联系中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如果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能保证顺应而非扼制海洋经济的这种本性,那么海洋经济就越有活力,发展得就越快。
在人海关系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其文化的开放性是最显著的,这可以追溯到人海关系系统发展之初。海洋文化源于人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人类的活动不可能只限于某一个地方,这就决定以人海相互作用为载体的海洋文化也不是囿于一隅的文化,人类在依傍海洋居住、生活、迁移的过程中不断地把海洋文化从一域一处传播至另一域另一处。不同地域海洋文化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以开放态度相待相容、相互借鉴,从而双方都得以更好地发展。生态开放是指人海关系系统中海洋的生态服务功能没有区域或国家界限,同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会蔓延的。海洋水体的流动性及其物理性质的多变性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能对外来的输入做出比陆地生态系统更快的、范围更广大的、奇异难测的响应和反馈。
韩增林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理科版主编,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工作,长期从事交通运输地理和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工作,在区域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项以及科技部、交通部、国家土地局、辽宁省科委、辽宁省教委、大连市科委及横向课题等共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