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世界的10年动荡

2011-12-29 00:00:00安娜莱娜.贝尼尼
海外文摘 2011年4期


  过去的10年里。和女性有关的四件事讲述了四个世界主题:
  伤痛。俄“库尔斯克号”潜艇被困北冰洋海底时,水手妻子们的悲恸。焦虑。女职员们的苦恼——安然公司倒闭,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欺诈案。
  希望。伊拉克的女人们希望用手中的选票为苦难的祖国改头换面。荣耀。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一步之遥的希拉里_克林顿。10年里程结束,目光投向女性群体。
  
  2000年8月24日“库尔斯克号”的悲剧
  
  水手们的家属只能将数月的眼泪积攒到看见亲人尸骨的那一天。她们经常去巴伦支海上的小港口,面对无际的大海洒下一朵朵康乃馨,期望奇迹的出现。她们为自己的孩子、兄弟、丈夫祷告着……而他们被困在一艘沉没海底的核潜艇中,由于缓慢窒息而撒手人寰(后来,潜艇上一位水手的信件部分被公布:“这里很昏暗,不过我还是摸索着写信。我向所有人问好,你们不要失去信心。”这是他的遗言)。没有人能够救出这118位水手;他们像英雄一样关闭了可能引起灾难的核反应堆。遇难潜艇内,118个人都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潜艇外,他们的家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愤怒、绝望……全世界都在追问事情的真相,抗议不及时的救援行动,抗议克里姆林官起初拒绝外界的帮助以及刚刚上任的普京总统没有立刻结束假期去处理事件。
  这个哭泣着向大海掷花的女人形象不仅仅代表了愤怒、软弱和忘却,还有难以道出这场悲剧意义的无能为力(故障原因、政治问题、阴谋、人为错误以及修护过后几乎废弃的潜艇控制塔)。是母亲们、妻子们、未婚妻们和女儿们的爱抚在慢慢地治愈伤痛,想象在那艘水下的“泰坦尼克”号中,每晚入眠之前,水手们亲吻着她们的脸颊。爱情的夜晚已不再,没有吵嘴、没有欢笑,更没有那一起等待的明天。只有花朵和泪水拥抱远去的身体,抚慰内心的伤痛。女人们的眼泪使那不可见的恐怖渐渐消失,留下的只有在这风中屹立、寂静中等待的伟大的爱。
  
  2001年12月3日安然公司破产事件
  
  坐在大箱子上面的这些女人们迷茫了……
  曾经她们拥有工作、拥有办公桌,如今一切的一切都结束在这些箱子里:孩子的照片、咖啡杯、午餐健康饮食的备忘录、一位同事的情书、下班可以直接换上与男友约会的高跟鞋、化妆盒、鼠标垫。被解雇的2万名员工,一场惊天的欺诈性破产,被蒙在鼓里的投资者,还有灰飞烟灭的养老金告诉她们:一切都必须重头开始,未来已经不再像想象中那样。
  不再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她们整理好剩余的物品,装箱,回家。她们心里思考着将会发生的事情:怎样分期支付新买的电脑、房租、汽车,还有那个整天在房间里踮着脚尖跳舞的女儿,她还想成为舞蹈家,她的学费怎么办?安然公司的倒闭不仅仅是大事件——家企业的垮台、一件金融世界的丑闻,更是许许多多的琐碎小事:她们在煮饭的间歇趴在桌上圈点招聘信息,在洗衣机的嘈杂声中等待新公司的来电,在孩子们面前假装一切都从未发生过,生活中的每一天还是像过节一样。其实我们不是想要强调男人与女人的差别,只不过在一位失业女性的身上我们找不到颓废的穿着、弥漫的酒味和满面的胡渣。
  
  2005年1月25日伊拉克选举
  
  那天,在伊拉克的大街上,披巾戴纱的人们接踵摩肩,孩子们紧抓着妈妈的裙角,女人们则为自己指尖的紫色墨水印自豪不已。这是女议员们的一次政治尝试,也是40年以来的首次民主选举,更是她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尽管袭击和爆炸依然不断,但没有一个女人放弃历史上的那天:她们回家后泡些茶,去黑市买东西,然后,在家等着来电的时候再次看看自己那漂亮的紫色指尖。就像意大利老歌手弗朗西斯科·德·格里高利唱的那样:当人们(历史正是由人民创造的)要选择或者决定离开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管是那些满腹经纶的人,还是那些一字不识的人,他们个个头脑清醒,毅然决然。这就是历史让人震撼的地方,因为没有人能够停住它的脚步。
  接下来的选举中,有大约4000名女性候选者。她们的抛头露面就意味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面对来自什叶派和逊尼派极端分子的恐怖威胁(有位库尔德女候选人的无头尸体在选举前一个月被人发现)。不过,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伊拉克的女性。在萨达姆·侯赛因的独裁统治期间,有一位知名妇女沃吉达妮·胡扎伊,40岁的她是5个孩子的妈妈。她经常帮助那些困难中的母亲和寡妇,给孩子们分粮食;她也是政治人士,想在伊拉克议会中赢得一席。她常说:“如果你有了目标,就要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她拒绝护卫队跟随行车,尽管她总能从后视镜里看到那些紧跟其后的恐怖分子。最终,在萨达姆倒台后,人们在去往巴格达机场的路上发现了她的尸体:她的双手被绑在背后,两只胳膊已经残缺不堪,身中5抢。她死之前曾被人严刑拷打过……她的牺牲在女性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2008年5月6日希拉里的荣耀
  
  丈夫紧随其后,现在是希拉里的登台时间(她还为此稍稍涂了些颜色低调的腮红)。希拉里-克林顿正式开始奔走于美国总统的竞选,后来她输给了用自己亲身经历诠释“美国梦”的巴拉克·奥巴马。她虽然输了选举,却输得光荣,因为她不仅赢得了女政治家的公认,而且在总统初选和新国务卿的普选中得到了美国历史上最多的选票。她也是一位妻子,坚强地挺过了丈夫的性丑闻。那次事件轰动了全世界,希拉里并没有因此身心涣散或者泣不成声(人们都期望她会有强烈的反应,会和丈夫打心理战,哪怕到家庭暴力的程度),而是像电脑程序编排的一样一笑而过。莫琳,窦德(《纽约时报》惟一的专栏女作家,希拉里20多年来的劲敌)在希拉里人生中的任何关键时期(前第一夫人、家庭危机、总统竞选等等),都用犀利的言语对她大肆抨击(“要是没有比尔,希拉里最多也就能竞选个大学校长”)。对于某些事情是需要肚量的。有人说,希拉里·克林顿已经又老又丑,不能处理国家事务了,可她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她因为担心给人留下轻浮和过于女性化的印象而拒绝登上《VOGUE》杂志封面。杂志主编安娜·温图尔并不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她在专栏中写道:“这是美国,不是沙特阿拉伯。如果今天一位女性为了问鼎权力宝座而假装男人般的严肃认真,那真是太令人沮丧了。”她不擅长搭配礼服和鞋子,也没有在女儿切尔西的婚礼上高贵美丽地现身,然而,我们也只能说,这些不是希拉里·克林顿众多才能中的一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