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西伯利亚惹的祸

2011-12-29 00:00:00
海外文摘 2011年4期


  温室效应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可是冬天却越来越冷。常理来看=者似乎相互矛盾。
  去年冬天,波兰已有66人死于严寒,而美国西雅图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下雪;明尼阿波利斯由于暴雪,市体育场的棚顶已经倒塌;欧洲的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地机场由于暴风雪不得不暂时禁止起落;美国东部地区受到暴雪和寒潮侵袭,各项设施都已瘫痪。各种严重的气象灾害正接踵而至。
  世界气象组织(WMO)偏偏在这个时候发布了气候报告,声称20lO年是最暖和的一年,也可以说是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历史上最暖和的一年。这一结果与人们所经历的这一切相去甚远,让人觉得好像被愚弄了一样。
  如何理解当今席卷全世界的寒潮和WMO发布的报告,的确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地球温暖化导致了严寒的确让人无法理解。而且2009年的美国东部和欧亚大陆也是多雪严寒,甚至之前7年都是这种状况,把所有的现象都归结为温室效应就更加令人难以相信了。气象学家曾指出厄尔尼诺、南半球气候异变、太阳变化,海陆移动等是严寒的原因,但是这些理论似乎又说不通。而且,关于冻土地区减少或是北极冰层融化的理论似乎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WMO最后给出了答案,其实暴雪和严寒的主犯是西伯利亚的雪。
  虽然地球的冻土区域在持续减少,但是下雪的地区却越来越多。过去的20年里,北半球上部积雪地区有明显的扩张。特别是广阈的西伯利亚地区逐渐变成了积雪区域,目前积雪地区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
  这给和亚细亚纬度处于相同高度的地区的气候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海平面5~7英里以上快速移动的气流遇到高耸的山麓就不断旋转形成漩涡,这时大气中就产生能量(与声波产生能量的道理一样),这种能量又重新作用于大气,使大气冲向四面八方。
  过去的25年里,温室效应和北极冰川融化产生了许多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又以雨雪的形式重新返回大陆。在这一过程中,西伯利亚的积雪区域逐渐增加。这样,太阳光被白雪反射,又消失在大气中,太阳光不被陆地吸收,气温自然就下降了。西伯利亚的积雪地区越大,所连接的山脉地区的空气温度就越低。好比激流遇到岩石会形成浪花,冷却的空气随着气流向四面八方移动。这样一来,北半球以南的城市就遭遇了寒流。由此可见,西伯利亚的积雪的确正在影响着全球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