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蜂侠》怀念李小龙

2011-12-29 00:00:00
看世界 2011年3期


  在没有李小龙的好莱坞,改编《青蜂侠》的尝试一直没有间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李小龙七十岁的这一年看到三十一岁的周杰伦再次出演灵魂人物加藤。
  
  加藤是谁?
  到了夜晚,平日温文儒雅的报社出版人Britt Reid 就变身戴面具的英雄“青蜂侠”与敌人作斗争,与他相伴的是年轻的武者加藤。——就在人们对这部一度被期许为“2011最值期待作品”的好莱坞电影《青蜂侠》津津乐道、争论不止之时,却或许忘记了1966年的那部同名电视剧集。
  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回忆起1966年版的《青蜂侠》也会摇头,甚至失忆:这部剧集由于故事情节老套、主角造型难看,当年收视率极差。可一旦说到剧集里的加藤,他们一定又会回想起来——加藤是谁?加藤在这部电视剧里与蝙蝠侠旁边甘当绿叶的罗宾不一样,加藤出手不凡,并且毫无争议地喧宾夺主。——只因为这个演员是李小龙。
  在1966年的电视剧《青蜂侠》里,加藤这个名字意味深长。正因为它是日本姓氏中排行第十一的大姓,因此这个角色的身份也变得十分暧昧。在一场戏里,加藤一个人轻松地解决掉了一帮华人恶势力,而主角布里特·雷德不过是在旁边袖手旁观:当李小龙踢出他经典的“李三脚”时,观众不难感受到屏幕那端他的压抑。
  许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李小龙是华人的身份,却参演了一个日本血统的角色,这未免和他在日后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等电影里对日本人大打出手的形象太不一致。但也许很多人都忘记了这是当时世界对华人的印象,而李小龙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而让世人都记住了自己——正因为当时在美国中国人基本没有地位,让一个中国人做第二主角是难以被西方人接受的。
  而另一方面,随着二战的结束,特别是随着美军对日本的占领及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最重要的盟友,好莱坞的日本人形象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甚至到了1989年的电影《黑雨》里,高仓健扮演的日本警察代表的公正、高效、廉洁,远胜于美国警察的玩世不恭。
  这种影响无疑使美国大众较中国人而言,更喜欢一个日本人来当“青蜂侠”的小跟班。
  这并非李小龙的本意。而在今年卷土重来的《青蜂侠》上,扮演剧中灵魂人物“加藤”的,居然是往日唱着“哼哼哈兮”的周杰伦,而在著名歌曲《双节棍》里,他像李小龙当年一样豪迈地唱着“东亚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脚踢开”。
  有意思的是,新版的“加藤”成为了主角父亲手下一个“非常勤奋且富有创造力的员工,两人建立起了一种很微妙的友谊,在虚度的人生中第一次找到了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电影一直在反映政治,但在电影的艺术里,政治或许可以一边歇歇。
  
  “唔输得” 的李三脚
  英雄、美国街道、中国功夫、好莱坞电影里的黄种人……元素混杂的《青蜂侠》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如此纠结:它在1966年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到21世纪也未曾像它的姊妹篇《蝙蝠侠》或者《蜘蛛人》那样红火;而在它的另一面,或许更能令中国人倍感亲切:大多数的外国人,都是通过这部作品,认识了华人演员李小龙。
  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大部分警恶惩奸的动作场面就成为他的表演时间,风头经常盖过青蜂侠。然而这部剧集却并没能像其他“超级英雄系列”一样,在美国大获成功,以至于后来华纳公司采取了和“蝙蝠侠”一起捆绑销售的营销战略。——究其原因,可能是与主角的造型不够讨好有关。
  在这部剧集里,青蜂侠和他的助手加藤是这样的打扮:黑西装黑眼罩一个——欠缺了像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美国漫画英雄具备的明快形象,反而似窃匪多过似侠士。加上行动闪缩,头脑又不见得出类拔萃,在20世纪60年代人人自我膨胀的美国,这样的人物注定失败。
  在华纳公司后来的捆绑营销策略里,曾将同属旗下的蝙蝠侠及青蜂侠凑合一起,拍了一出电视电影,欲借蝙蝠侠的声势来催谷青蜂侠,片中两大英雄并不咬弦,有一场安排罗宾与加藤大打出手,剧本原定罗宾打赢,但李小龙誓死不从,结果只好改为打成平手,充分显示李三脚的“唔输得”性格。
  “唔输得”的性格也注定了李小龙的新生:在不久后,青蜂侠因收视欠佳而停播,心灰意冷的李小龙把心一横,决定回香港拼一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青蜂侠》在美国收视率乏善可陈,但在香港却很受欢迎,嘉禾找他谈片约,结果李小龙成为世界无人不晓的名字。而《青蜂侠》也成为李小龙最早的代表作,若不是《青蜂侠》的失败,李小龙可能会在美国接演后来的《功夫》剧集主角,到今天充其量只是个垂垂老矣的电视演员而已。
  
  “我们要忍到什么时候?”
  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节棍。而生活中的李小龙也常携带双节棍防身。而直到现在,美国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节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或耳闻双节棍的威力,也玩弄起双节棍来,结果酿成人命,遭公众舆论的谴责。
  从打工,入学,结婚,开武馆,拍电影……李小龙一路一个脚印地走。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只知道来自日本的空手道(由中国唐手演变而来),却不知道空手道的祖先是谁。李小龙为了发扬中国武术,总是一有机会就出风头,在学校他参加拳击队,而学校的拳击队其他队员都是美国血统的学生,一个黄种人,又是一个中国人,在当时难免被看不起——但结果他拿下了冠军奖杯。
  另一方面,李小龙在各个学校的演讲与表演也得到了少部分欧美学生的认同。一个体格健硕的人不一定真是头脑简单——在所有关于李小龙的简介中,都提到了他对冥想和阅读的热爱,而究其在西方受到广泛尊崇的重要原因,是他不仅有高超的武术功力还拥有武术的哲学精神。
  “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还在拍摄《青蜂侠》时候的李小龙就对“中国人与美国人”有深刻的见解。他说过,想要让美国人认同中国,就必须拿出比他们更强大的实力,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甚至,他曾对一名华人说:“中国人就会忍,我们要忍到什么时候?”
  李小龙之后,美国,乃至世界,第一次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他们接受了华人,认同了这个东方神秘的国度。为今后的华人在美国的生活得到改善打下了基础。世界各国也掀起了中国功夫热。
  也许失去的才显得珍贵,在没有李小龙的好莱坞,改编《青蜂侠》的尝试一直没有间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李小龙70岁的这一年看到31岁的周杰伦再次出演灵魂人物加藤;而在1971年夏天,回到香港的李小龙也是顺风顺水。他迅速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继而以《猛龙过江》为代表的系列作品有力促使香港电影突破了地区电影的藩篱,剑指大洋彼岸,再度引起好莱坞的重视,直到《死亡游戏》结束他的一生。在留下无尽遗憾和传奇的同时,他也在英文词典里留下了“kungfu”(功夫)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