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石:经历过4次海啸的85岁艺伎

2011-12-29 00:00:00马帅
看世界 2011年10期


  “技艺和信念是我的骄傲。就算海啸也不能把它们带走”。
  
  看85岁的艺伎伊藤艳子演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尽管她被视为釜石本土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釜石位于日本本州东北部,是太平洋岸的一座钢铁城市。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为夜晚的表演而准备着。在釜石,有一个117年历史的老牌高档日式料理店。70年前,她刚满14岁,就开始了在这里的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她是这座城市的最后一个艺伎。
  她已经穿好了专门的分趾袜,并打理和服与长发的发髻。因为受雇为一个光荣升迁的人演唱歌曲,为此她选择了一首曲调激昂的歌谣。当时,距离海啸来袭还有35分钟。
  海啸来袭时,她正准备出门。这时巨浪把她的家掀个“底朝天”,冲走全部家当。海啸之后,她的家面目全非。“和服、缎带、三弦琴、头饰,什么都没了。”最恐怖的是,她在居处废墟里发现一辆汽车和一名死者尸体。
  伊藤艳子已经在釜石市经历过4次巨大的海啸。小时候她还听祖母说起过1896年的海啸灾难。“我的祖母说海啸就像一张大大咧开的燕子的嘴,一路袭来能把所有东西都吞噬掉。”劫后余生的伊藤艳子躺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所以幸存者往往是那些“最能跑的人。”
  1933年是年幼的伊藤艳子第一次经历海啸,当时她的母亲将她背在背上奋力逃生。但这一次,伊藤艳子跑不动了,海水冲垮了伊藤艳子家的一面墙,伊藤艳子正不知如何是好,恰逢59岁的丸美博之来探望她——他是一个民间艺术保护社团的负责人,希望收录古老民歌《釜石海边歌》的唱法。而伊藤艳子是现在唯一知道怎么唱的老艺人了。
  丸美见灾难降临,赶紧背上老人向安全地带跑。“我以为她会很轻,没想到还挺重的,我曾怀疑自己救不了她了”。
  而伊藤艳子事后说,还记得救命恩人背上的温暖。这位年老的白发艺伎说,不少爱看她表演的客人在海啸中遇难,让她心碎。“不少人离世,其实让我难以承受。”她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如此可怕的灾难,这场海啸甚至带走了她唯一的徒弟。
  伊藤艳子原名藤间近野。谈及选择做艺伎的初衷,她说,12岁时父亲病重,她为补贴家用从艺,逐渐对这份职业产生了喜爱。
  伴随日本二战后经济起飞,作为工业枢纽和钢铁制造基地,釜石一度繁华兴旺,极盛期人口曾达到9万多,因此在两次海啸破坏后仍能快速恢复。除了钢铁产业,釜石拥有引以为豪的海鲜以及日本橄榄球联赛的顶级球队。 在那个时候,釜石有大约100多名艺伎。伊藤精晓跳舞、音乐、茶道,可谓佼佼者。她谨记师长警告,勤恳工作,因为真本事“别人拿不走”。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低迷,钢铁行业蒙受竞争冲击,釜石成长速度放缓,人口数量也逐步降落到4万,并且呈现老龄化。同时,公众娱乐开始多元化,观看艺伎表演的顾客和艺伎从业人数日益削减。
  伊藤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衣着齐整,银发不乱。她说,她是不会丢失技艺和信念的:“这是我的骄傲。就算海啸也不能把它们带走”。
  伊藤在海啸中失去了很多客人和朋友。她曾经历过二战轰炸以及4次海啸,此次逃生的路线就是当年母亲背她逃亡的路线。她想用表演安抚身边的受灾群众,在这个哀鸿遍野的地方,她激励每一个人能重拾信心,“我甚至想为这里的每一个人唱歌、跳舞”。
  她筹算等重建步入正轨时“开工”,以自己的技艺来激励人心:“无论以后还有没有新的继承者,我都会一直表演下去。”
  谈及以后的打算,伊藤说,只要有人愿意看表演,她会坚持到88岁。那是她为自己设定的退休年龄。也被她认为是一个吉利数字:“距离88岁还有3年。我相信能活到那一天。”
  “技艺和信念是我的骄傲。就算海啸也不能把它们带走”。可是令伊藤艳子遗憾的是,那晚没能唱出准备好的歌曲。“前一晚我还特意练习了呢。我仔细考虑过,觉得这首歌最合适了。”这是一首讲述武士如何跨上马背,迎接第一场期待已久的战斗的歌曲。
  她的家园日前在海啸的侵袭中变成废墟。但她拒绝搬进搭建在远处的临时避难所。她发誓要继续留在灾区表演技艺,努力将艺伎传统传承下去。
  
  链接
  艺伎,日本传统职业。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全部是男性,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18世纪中叶,艺伎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
  今天,仍有少数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加入艺伎行业。而在过去,艺伎是一个终身职业,必须女承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