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认为,“美国是一条友善的大鱼,能阻止其他大鱼到本地区闹事”。所以,新加坡一向支持美国在本地区保持军事存在,并把美国的军事力量引入新加坡。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时,拥有的军人总数不足1000人,海军只有几艘巡逻艇,空军只有一架飞机。但现在,新加坡国防实力雄厚,拥有自制舰艇和先进战机的海军、空军傲视东南亚,加上日益精锐的陆军,战斗力不断上升。自独立以来,新加坡在周边马来西亚、印尼的虎视眈眈下,在国防上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新加坡国防预算过去若干年来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占政府年度预算的34%左右。
海外受训的东南亚强军
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军队很难找到训练的空间,因此,新加坡的军事训练大多在别国进行。目前,新加坡有两个战斗机分遣部队、一个运输机分遣部队和一个直升机分遣部队在美国受训。此外,法国、文莱和大洋洲也有新加坡空军训练之所。无人驾驶飞机分遣部队部署在南非,短期集训则有时会安排在泰国和印尼。
此外,新加坡还非常注重与邻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与新加坡合作进行军事演习的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澳大利亚,森林作战训练在文莱进行,炮兵训练则在新西兰完成。如此一来,既可解决新加坡军队的训练场地问题,又可比较各国之间的军力水平。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不断在东南亚地区创造着国防奇迹:它的武装部队只有5万多人,却可以迅速动员战备军人30万人;其4.5万陆军已经实现全面机械化和高度机动性,是亚洲最有条件落实“决战境外”的军种。
空军6000人,拥有4架E-2C“鹰眼”预警机,其空中预警能力在东南亚最强;8架F-16A/B、18架F-16C/D型战机、35架F-5E/F,可以挂载“小牛”空对空导弹。空军总共拥有16个中队和250架作战飞机,拥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新加坡海军4500人,包括6艘600吨位配备“鱼叉”反舰导弹的“胜利”级导弹护卫艇、6艘300吨级“海狼”导弹快艇和13艘两栖登陆艇。此外,新加坡海军还拥有自行建造的8000吨级“坚韧”级坦克登陆舰,登陆作战能力惊人。“坚韧”级坦克登陆舰也是新加坡国防工业的骄傲,它在自动化设计、船体设计、火力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在获得4艘“拉斐特”舰之后,新加坡海军将会成为东南亚的霸主。
“东南亚的以色列”
新加坡非常重视与发达国家进行军事合作,它同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一直维持着全方位的合作关系,陆军装备了160套从俄罗斯进口的最先进的SA18肩扛式地对空导弹。在改良军事技术方面,新加坡堪称“东南亚的以色列”,有能力生产世界上射程最远的榴弹炮,改装与提升战机火力。
为避免周边国家的“新加坡威胁论”升温,新加坡政府推行“韬光养晦”的对外军购政策。预警机、F-16A/B购入以后,新加坡政府把它们先存放在美国,人员训练则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进行,最近空军还选派了飞行员到加拿大接受训练。
新加坡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是经济繁荣,但支撑和保卫繁荣景象的却是隐身于后、灵敏应变、伺机而动的国民防卫。虽然新加坡没有明言,但是它的军事实力和气魄仿佛在向世界宣示:随意向它发动进攻者必定付出沉重代价。
新加坡自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出来之后,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就立即向以色列发出了请求,要求以方帮助建立新加坡的军队。新加坡高层认为自己一直处于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包围中,再加上和马来西亚扯不清的纠葛、国家的安全形势并不是太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及印尼曾一度处于战争边缘,因此以李光耀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非常注重发展国防。
新军的“以色列”烙印
1965年12月,以色列少将雅阿科夫·伊拉泽里率领的一个军事代表团秘密抵达新加坡,开始着手当地军事力量架构的完备。从那一天起,以色列和新加坡之间的军事联系得到了加强,后者也因此成为以色列对外军售的最大顾客之一。
以色列少将伊拉泽里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共包括6名军官,分成了两组。一组由伊拉泽里率领,任务是组建新加坡的国防部门和国内安全部门;另外一组由少将约华达·格兰率领,组建军队的基层力量。以色列人遵循了本国军力的模式(IDF),组建的新加坡军队是由现役部队和后备役两部分组成的。
这些以色列军人还成为新加坡军队的首批培训讲师,不仅向士兵和军官教授基本的训练课程,还负责培训预备役人员。这个代表团的成员都是由后来成为以色列旅游部长的拉哈瓦姆·泽维特训过的,泽维2001年10月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酒店内被3名武装分子暗杀,就是他绘就了新加坡军事力量的蓝图。
事实上,新加坡和以色列在很多地方都是非常相似。以色列国在1948年正式成立后,犹太复国运动者着手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代当地阿拉伯人;新加坡是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建立共和国,华人占主导地位的新加坡政府也着手从上述各个方面取代土著马来人。以色列对于它的大多数穆斯林邻居怀有敌意;新加坡也不例外,它对于大多数的马来西亚穆斯林邻居怀有戒心。
由于两国在当地都属于少数派,所以他们明白,唯有加强自身军事力量才能在“群狼环伺”下生存。
新加坡军事战略:
“全面防御”的“毒虾”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因此必须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虾”理论,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既能与“鱼群”共存,又不会被“大鱼”吞掉。这实际上是强调新加坡武装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慑能力,使大国不敢对新加坡轻举妄动。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遵循三项原则:
“毒虾”原则: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讲究威慑,一是让对手慑于其军队的战斗力,二是让对手慑于其全民的抵抗力。新加坡有一支在东南亚地区现代化水平最高、有较强的空中打击能力和地面突击能力的精锐部队;除正规军外,新加坡还有25万预备役部队,只要6个小时就能基本完成动员。与此同时,新加坡的经济、社会、民事、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应变能力也非常强。
“鱼群”原则:新加坡国小人少,军队没有实战经验,单靠自身力量难以确保国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联防自保,寻求集体安全,靠集体的力量遏制潜在的敌人。前总理吴作栋把新加坡比作一条小鱼,小鱼要活着就要和其他鱼在一起,置身于鱼群之中,靠结群来自保。新加坡的安全体系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维持和加强与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5国联防。第二个层次是推动东盟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并创造条件把东盟合作的领域扩大到地区安全方面。第三个层次是支持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大鱼”原则:新加坡讲遏制,靠的是双管齐下,既要加入“鱼群”,又要拉住大鱼。这条大鱼,就是美国。如果有人想吃掉新加坡这条小鱼,除了要考虑五国联防和东盟这两个鱼群外,还要特别考虑一下美国这条大鱼答不答应。如此,新加坡就能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达到保卫自身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