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的勇气

2011-12-29 00:00:00
看世界 2011年17期


  “每当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开设一座监狱”,同一天,遇见两个人与我说这一句话。马克·吐温此语尽管有些夸张,却也值得深思。他想强调的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贸然关闭学校可能带来的潜在恶果。不说你也知道,这句话如今被“广泛”用于北京关闭近30所民办学校一事上,根据媒体报道,有万余民工子弟因此面临在京无书可读的境地。
  我并不赞同激烈指责北京有关部门的举措,想来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只是看到那些家长悲伤的表情以及无助的言语“我们也对北京做了贡献”等,心内恻然。人生不易,民工们一边打工一边将孩子带在身边接受教育,过程本已纠结,如今忽然面临更艰难的选择,他们及他们的孩子将何去何从?如果事情没有太大转机,估计相当多的孩子会回到农村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那里,接着读书或也有少数人会失学。纯粹为了陪伴孩子的成长而选择返乡的打工者,估计少而又少——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用广东话说,搵食艰难,他们怎可轻易放弃饭碗生计?如此,那些不得不返乡的孩子除了需要面对环境的骤变外,还要接受与父母的“生别离”,这对他们的成长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谁也不能预料。我有的也只是一个成年人的担忧,深远绵长却也无可奈何。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已有一个区开始为民工子弟建立或指定正规的学校就读。
  记得许多年前,曾经有一个记者拍摄了一张“大眼睛”的新闻照片,画面中小女孩渴望求学的眼神感动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而像她那么好学的农村孩子其实很多。刚当记者的时候,我曾参加1998年江西抗洪报道,在一个搭建着临时帐篷的大堤上,看到一些穿着破旧的孩子在临时教室里读书;在简陋的难以遮挡风大雨的帐篷里,他们岿然端坐,那清脆的读书声,至今仍荡漾在心间。在困窘的环境中,精神的力量可以超越其他。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如此,无论通过怎样的努力,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智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个社会人的责任。
  是的,每个健康的成年人应有“社会责任”。有着美国“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8月15日说,美国政府应向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超级富翁增税。“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随后表示支持。说实话,我个人对这两人一直无好感,曾经还写过一篇《千万别信巴菲特》的评论文章,事实证明当时“不信”巴菲特关于投资股市的言论是正确的。但在“喊政府向富豪加税”的事情上,除了政治因素外,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巴菲特的话带着抒发内心责任的因素。
  在责任感问题上,美国政府则“相形见绌”。上月标普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虽在意料之外,细想却也在情理之中。需要警惕的是,尽管随着8月份美国国会两院通过提高债务上限议案,使得美债危机勉强过关,但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仍在“滚雪球”,而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仅为0.8%,远远低于正常复苏水平,经济增长明显乏力。因此,我们很难说美债危机日后不会转化为美元危机。而以美国一贯的利己主义作派,将怎么应对?几乎可以肯定,它会将责任的球踢给“全球”。
  我很佩服的一个人,从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劫后余生的思想者维克多·费兰克曾如此说道:面对生命的扣问,只有以“担当”来答复;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深以为然。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该负和能负的责任,唯有勇于担当,方可赢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