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良:中国的全球坐标

2011-12-29 00:00:00
看世界 2011年17期


  乔良强调,不要对所谓针对中国的满月型包围太在意,其实现在的地缘战略已经不是对世界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战略方式,真正对当今世界有战略性影响的实际上是几种新兴的力量:金融的力量、网络的力量、舆论的力量、空天打击的力量,这四种力量将决定世界未来的走向。
  
  乔良,中国著名军旅作家、军事理论家、空军指挥学院教授、国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空军少将,著有《超限战——全球化时代的战争与战法》、《末日之门》等。
  
  诉不尽的《超限战》
  2005年,空军少将乔良与人合出了一本书《超限战》,一时间洛阳纸贵,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该书在国内出过三版、刊印数十次。
  所谓超限战,按照乔良的解释就是:超越传统战争意思的战争。战争工具、战争技术、战争方式和战争形态的改变。除了恐怖主义这种采用非军事设施,动用非军事人员针对非军事目标的战争之外,网络战、金融战、心理战……凡是何以“强迫敌方接受自己的利益”的手段都是战争方式。
  《超限战》一书为弱者战胜强敌找出许多可能性。一些曾和解放军交过手的“国军将领”,从书中看到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影子,有的甚至直呼“超限战”就是现代版的“人民战争”。国共内战初期,国民党以绝对优势压倒共产党,但不出几年,毛泽东运用包括心理战、外交战、宣传战、策反战等一切能用的非军事和军事手段,打垮国民党而取得政权。
  举例来说,在处处都是战场的情况下,一场金融危机可能要强于十个整编师。当战争爆发,士兵可能不被派上硝烟弥漫的战场,而只是守在计算机之前监视对方动向。当任何日常科技都可能被用作战争时候,比如曾经有国内黑客集体攻击日本网络,都令对方防不胜防。
  国际关系中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因此要想避免战争,唯一的办法是国际合作。当经济交往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候,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从而可以保证区域和平。具体而言,多进口一些韩剧并无多大害处,只要和韩国关系密切,就可以撼动日美韩的三角关系,从而在解决朝鲜问题中不至于引火烧身。
  当下中国,就像身处一场超限战中。
  纠结的“第二”
  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显示,中国的军力是世界第二,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乔良认为,如果从中国的军费到中国现在的军事装备来看,中国军力确实可能要排在世界第二。但是,这是否就是一支军队整个军力的指标,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中国军队是现在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但同时军力又与美国有一定差距,这和中国的国力一样,呈现出一种二元化特征;一方面初露发达国家的迹象,另一方面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是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同时很长时间里在各种国际组织中,世界性的组织中又没有什么主导权;一方面已具备比较强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在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方面几乎显现不出什么软实力;一方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另一方面在现代世界文明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
  乔良显然看出这种矛盾二重性,这使世界包括中国对自己很难做一个准确的判断。以绝对GDP计算,中国已是世界第二,但以人均GDP计算,中国又是一个排名非常靠后的国家,但对中国的今天,不要太拿GDP或人均GDP说事,GDP就是一个数字游戏,汇率也是一个数字游戏。中国要想变成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玩一玩数字游戏很容易就上去了,比如人民币升值,与美元汇率到5∶1,一下子就把日本、德国远远甩在后边,这是一瞬间就能做到的事情,就看中国人民银行干不干。可是乔良认为,这种数字游戏没什么实际意义。
  中国今天真正有价值的竞争力在哪儿呢?乔良认为是制造业,因为中国已经坐上制造业的头把交椅。美国今天地位的下降,就和他放弃制造业有很大关系,虚拟经济的把戏可以大大地增加财富数字,但是并不见得能增加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结果一方面导致了美国这次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美国整体实力的下降。
  中国不是没有挫折,这种不顺会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2万亿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全世界都在拿人民币汇率说事,人民币升也不是,贬也不是,保持现状也不是。中国的资本如何使用,如何进行海外并购,如何从国外获得资源和能源,包括获得能源和资源等方式的问题,还有海外权益、海洋国土以及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在今年或者未来几年里,成为越来越牵扯精力的大问题。
  何以如此处处受困?乔良给出的答案是“代理人遏制”。由于美国地位的下降和实力的减弱,国际领域出现了一些权力真空。美国人顾不上这些方面时,就会鼓励与中国有矛盾和冲突的国家出头代它遏制,比如南海问题、中印边界等问题。代理人战争屡试不爽,美国以前玩过,以后还会接着玩。
  中国怎么办?
  美国作为一个金融殖民帝国完成了对全世界的金融殖民化,也就是金融全球化。但美国也忽略了一点——这说明美国作为金融殖民帝国的经验还不足,美国人以为只要自己处在世界经济的高端,只要占领了金融制高点,就可以一劳永逸地统治全世界。但是却忽视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美国把金融实力和经济实力等同起来,这是美国人犯的最大错误,到今天美国人开始尝到了这一错误的恶果。
  美国次贷危机和本轮国债信用危机都印证了乔良的判断。有美国的前车可鉴,中国也必须反思自己的道路。中国的定位在哪里?中国已经明白西方国家要我们成为负责任的大国的真实意图,而要想成为有影响的大国也不可能不负责任,但很多责任中国一时还负不起,在乔良看来,中国应该把自己定位在“区域大国,世界影响”。
  另外就是“立足亚太”,这就可以不完全把美国排除在外,因为在今天处理全球事务,排除了美国几乎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任何抱有这样的企图和野心的国家都可能欲速不达,所以不妨把美国包含进来,“立足亚太,辐射全球”。前面是区域大国世界影响,这是中国的基本定位,先定位再定势,趋势就是要从地区辐射全球。
  谈到地缘战略,乔良强调,不要对所谓针对中国的满月型包围太在意,其实现在的地缘战略已经不是对世界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战略方式,真正对当今世界有战略性影响的实际上是几种新兴的力量:金融的力量、网络的力量、舆论的力量、空天打击的力量,这四种力量将决定世界未来的走向。当然,地缘政治的影响也不是可有可无,只是中国不必对这一因素过于紧张,过度反应。一说就是敌对势力已对中国拉起满月型包围圈,好像国门外群敌环伺,中国已深陷重围。其实,只要一根巧妙的外交杠杆,所有这些问题就会一一化解,关键是中国的外交要既有实力背景,又有好的策略。 因此,乔良认为,中国一定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从来不缺少战略家,缺少的只是技术。乔良也不认为他的军事理论是为中国量身订做的。马汉1890年写的《海权论》,是专为美国发展海权而提出的理论,结果反而最先被欧洲国家应用。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装备水平,在此前提下,美国和日本可以不是我们的假想敌。但是,中国必须保管好自己腰里的枪,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