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面临大变局
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已过去多日,原本人们以为时间会使对抗双方激动的心冷静下来。但是,诸如“打全面战争”、“打核战争”之类非理智言词仍在继续,指向性明确的军事演习、实弹射击训练在持续展开,擦抢走火的可能性在增大。更重要的是,2010年朝鲜半岛发生的这一切已使这里的国际政治发生某种影响深远的变化,前景堪忧。
1、“阳光政策”在韩国的社会基础已被摧毁,对抗将成为朝鲜半岛的常态。
去年以来,朝鲜高调推进其核计划,以其特有的方式推进领导更替进程,其对内对外行政特征依然如故。这使大多数韩国人认识到,朝鲜的一切皆“按照既定方针办”,理想主义的阳光政策的确是失败了。特别是天安舰、延坪岛两事件之发生,使那么多年轻生命顿时殒灭,猛烈的炮声似乎使他们重新置身于战争。
回想起10年阳光政策向北提供的约70亿美元援助,很多可能已转化为这猛烈的炮声,韩国人愤怒了。据去年11月底民调,约70%的韩国人认为韩国政府必须以强硬政策应对朝鲜,一些原来主张“阳光政策”的在野党人士也改变了主张。
2、对抗双方都在推行战争边缘政策,迎面相撞的可能性骤增。
在朝韩对抗中,朝鲜一向采取“以超强硬对强硬”政策,以 “让核武器像雨点一样投向韩国”、“把汉城变成一片火海”等激烈言词和凶猛动作著称。
而多年来充分享受发展成果的韩国人对战争却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强烈的人质心态使他们在南北对抗中处于下风,反映到政策上则是韩国政府确定的“交战原则”是以防止事态扩大、息事宁人为宗旨。
去年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发生后,以撤换防长为分界线,韩国的应对原则完全变了。新防长上台伊始即登上事发地点延坪岛,宣布将指示部队一旦受到攻击,前线指挥官可先打后报,要动用包括派机轰炸在内的一切手段进行加倍反击,“消灭威胁源为止”。朝韩双方都在推行“战争边缘政策”。由于双方都在信誓旦旦,不给自己留下任何回旋余地。因此,在紧急关头,即使是双方并无真打的意图,也只好硬着头皮正面相撞。因为关键时刻的退却会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
3、美韩日战略同盟巩固发展,东亚冷战结构有可能死灰复燃。
天安舰事件发生后,美、日立即表态全力支持韩国。去年6月初,韩国将此提交安理会,美、日、韩三方紧密配合展开外交战。随后李明博访美。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三方配合更加紧密。去年12月6日,三外长会谈成为三国同盟标志性事件。
面对三国战略同盟,我国有人渲染美韩军演“针对朝鲜是假,针对中国是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主张中、朝、俄组成“北三角”以对抗美、日、韩“南三角”。这种渲染在事实判断上有失准确,在策略上缺乏政治智慧,引火烧身,在效果上压缩中国外交空间,为中国外交设陷阱。
4、六方会谈机制正在消融,朝鲜半岛国际政治游戏格局正在改组。
六方会谈之所以能够举行,是因为有关各方就六方会谈的宗旨和任务达成共识。这就是通过谈判促朝弃核,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在朝鲜先后进行两次核试验,宣布“永不弃核”、“永远退出六方会谈,不再受六方会谈协议的任何约束”以后,六方会谈事实上已陷绝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日、韩拒绝了中国的提议,甚至对中国担任会谈主席国失去信任,六方会谈命运堪忧。
与此相对照,最近莫斯科却成了外交热点。朝鲜外长和韩国六方会谈团长于去年12月中旬先后访俄,美、日外交官也竞相与俄沟通。俄国对朝鲜核问题、延坪岛炮击事件鲜明的主张表述和清晰的态度体现了大国外交风格。今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俄国将会扮演更主要的角色。
5、有关各方摊牌的条件正在走向成熟,朝鲜半岛局势千钧一发。
目前,有关国家都面临着困难抉择:是承认维护半岛无核化努力失败并接受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还是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朝鲜的核计划?
最近,某种战争的冲动似乎在对峙双方都在发展。在美国,有报道称已有一些人在谈论“长痛不如短痛”。而朝鲜方面,其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去年8月2日就表示,“无论是常规战争、电子战还是核战争,我们已做好了万般的应战准备,”“在战争中我们失去的将是军事分界线,获得的是祖国统一。”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韩、美日联合军演不论其动用的战力,还是演习的内容,都是在为一场真正的战争做准备。
朝鲜半岛最近事态的发展告诉人们,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以后,再想维持这里的和平与稳定,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