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名嘴“入侵”美国电视界

2011-12-29 00:00:00麦小兜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6期


  一个外籍主持人征服美国电视观众的标志是什么?取代这个国家最负盛名的男主持人及其主持了25年的一档节目,还在新节目的第一期就访问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女主持人,逼得她承认自己“优秀得令人吃惊”?
  如果这么说还不够形象,你可以想象一个日本人接过朱军老师的话筒主持《艺术人生》,还在第一期节目里就把陈鲁豫老师生生逼哭,承认她自己“头很大”——大概就是这么个效果。
  乍看上去,皮尔斯•摩根(Piers Morgan)怎么都算不上是个帅哥。他有一双狡黠的倒三角眼,脑门又长又宽,发际线略略靠后,肥肥的下巴带点儿挑衅性地向前凸出,整张脸显然需要抽抽脂。即使同时具备了“英国”、“老男人”、“风趣”和“犀利”几个特征,大叔控们也绝对无法把他和“英俊”、“魅力”之类的词儿联系起来。但就是这么个看上去并不讨喜的英国人,接替拉里•金(Larry King)主持了25年的CNN晚间访谈节目《拉里•金现场》,变身为《摩根秀》,还让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利自曝自己的自杀、怀孕和心碎史。
  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更加英俊还被老拉里钦点的瑞安•希克莱斯特(Ryan Seacrest)?去年9月,当皮尔斯成为CNN公布的下一任王牌主持人时,舆论一片哗然。《时代》周刊立刻将他评为“入侵”美国的十大英国人之首。即使他已在《美国达人》节目中以牙尖嘴利的特征为美国人所熟知,但CNN的晚间谈话节目和“其他所有节目都是不一样的”,拉里•金已然成了美国的象征,而皮尔斯•摩根则被英国中产阶级观众暗讽为“皮尔斯•白痴”(Piers Moron)。
  事实上,皮尔斯绝非一般人。他曾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也最具有进攻性的全国大报主编,在《太阳报》工作4年后,就获得了老板默多克的赏识,以28岁的主编身份,进驻《太阳报》的子报《世界新闻报》。两年后,他又迅速飞升,成为影响力更大的《每日镜报》主编。在任10年,他的原则就是尽最大可能吸引眼球、扩大影响力,政治八卦、王室丑闻是他最感兴趣的题材,别人心中最痛苦的伤痕地带是他的乐趣温床——《每日镜报》的销售量节节攀升。但2004年,他过界地刊登英国士兵虐待伊拉克囚犯的照片,引起轩然大波,几天后却被查出照片做假,他旋即被报社解雇。
  伤透了心的皮尔斯开始出任英国《GQ》杂志撰稿人,并答应了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邀请,开播《皮尔斯•摩根的生活故事》,专职访问名流。他诱导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承认自己吸食过可卡因,会想象和布莱尔夫人做爱;迫使自民党主席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自曝床上功夫如何。名人隐私成为他得意洋洋地展示自己采访功力的利器,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他的节目里回忆起亡女,泪流满面,而这也成了他此后多次炫耀的资本。
  在英国取得了高收视率的皮尔斯,欣然接受了CNN提供的3年1500万美元的合同,意欲征服美国。他说,“我来这儿不是为了输的。我要采访奥巴马,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始终觉得自己最聪明”;“我拒绝采访麦当娜,Lady Gaga比她年轻两倍,比她漂亮两倍,我为什么还要麦当娜呢?”他一如既往地贯彻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原则。
  眼下,他的《摩根秀》开局十分顺利。奥普拉送上美誉,第一期节目的收视率是CNN同时段平均水平的3倍。美国《娱乐周刊》说,“摩根的首演直入主题、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但是,皮尔斯自己也清楚,“我在英国取得了成功,但英国是英国,美国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同的。”要完全取代奋战25年的拉里•金,仅仅开一个好头,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