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的婚宴

2011-12-29 00:00:00蔡子强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3期


  威廉王子与女友凯特将于本月29日大婚,这不单是全英一大盛事,也同样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这场世纪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传媒关注和报道的焦点。本期,本栏目也借着这个机会,写一写皇室婚宴。
  相信读者或多或少都出席过婚宴。中国人的婚宴十分丰盛,港式婚宴的菜单,由乳猪、两热荤、鱼翅、鲍片、炸子鸡、蒸鱼、炖汤、饭/面、糖水、美点双辉和水果组成,多达12道菜。那么,英国皇室的婚宴又是怎样的呢﹖
  英国皇室的婚礼,通常早上在教堂举行。礼成之后,再以婚宴款待一众贵宾,称之为wedding breakfast。明明时间已经不早,为何不叫lunch,还叫breakfast呢﹖
  Breakfast在这里并非我们平常所说的早餐,而是指婚礼仪式举行过后的婚宴,无论几点钟入席,一概称为breakfast。皇室通常在午间以wedding breakfast来宴请近六百名包括各国使节在内的贵宾,属官式宴会;而到了晚上,宴会就转为私人性质,宴请两家的至爱亲朋,婚宴之后还有舞会。
  相信读者会感到好奇:王子的婚宴,是不是满桌山珍海味?
  一个世纪前,英国皇室的wedding breakfast十分丰盛堂皇,往往有近十道菜。但近年来,顺应民主化大趋势下的民意和舆论,皇室亦渐趋俭朴,婚宴菜单也因此精简。
  1923年,阿伯特王子,即后来登基的英皇乔治六世、现今英女皇的父亲大婚时,wedding breakfast不计咖啡共有8道菜。但到了1947年,伊丽莎白公主,即今天的英女皇出嫁时,由于正值二战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皇室不欲铺张,婚宴总共只有4道菜。
  或许有读者会说,4道菜也不要紧,只要菜色名贵就可以。这4道菜是些什么呢﹖中国有所谓“鲍、参、翅、肚”,英国皇室的婚宴是否会有“西式料理三大珍味”——鱼子酱、松露、鹅肝呢﹖
  英国BBC新闻网于3月31日刊登了《过去的皇室婚礼:穿什么、吃什么、送什么礼物》一文,对过去100年英国皇室婚宴的菜单做了简单扼要的描述。
  1923年,阿伯特王子的大婚菜单为:玛丽女皇三文鱼柳、阿伯特王子羊排、伊丽莎白公爵夫人草莓;
  1947年,伊丽莎白公主(今天的英女皇)的大婚菜单,前面提到的4道菜是:蒙巴顿龙利鱼柳、砂锅鹧鸪、伊丽莎白公主雪糕及甜点;
  1960年,玛格丽特公主(英女皇的妹妹)的结婚菜单为:公主牛排、青豆、梳乎厘 (鸡蛋牛奶松布丁);
  1973年,安妮公主(英女皇的二女儿)的结婚菜单为:龙虾、鹧鸪、豌豆、薄荷雪糕;
  1981年,查尔斯王子(英女皇的大儿子)与黛安娜的大婚菜单为:鲽鱼丸龙虾汁、查尔斯皇子酿鸡胸、草莓伴康沃尔忌廉;
  1986年,安德鲁王子(英女皇的三儿子)与莎拉的结婚菜单为:一种有蛋、龙虾、虾、蛋黄酱的苏格兰特色菜Eggs Drumkilbo,以及羊排薄荷汁、草莓伴忌廉;
  1999年,爱德华王子(英女皇的小儿子)与苏菲结婚,这是皇室婚宴第一次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以显示两人随和、平民化的一面。菜式包括俄式牛柳丝、烟鳕鱼酥饼、桑梓伴忌廉。
  2005年,查尔斯皇子与卡米拉再婚,因为两人的婚姻不被皇室和公众舆论所认可,他们只是低调地在社区会堂注册结婚,之后吃了简单的茶点,包括鸡蛋水芹三明治、康沃尔忌廉小酥饼、水果蛋糕。
  读者或许会有点失望: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是相当普通的4道菜,第一道通常是鱼或海鲜;第二道是飞禽,或者猪、牛、羊肉;第三、四道则是甜点和水果。“西式料理三大珍味”,一样也没有出现。
  其实,这和英国一般国宴的大趋势相同。在维多利亚女皇以及英皇爱德华七世那个年代,英国国宴可谓十分丰盛,共有12至14道菜。但到了今天,在民主化的大潮之下,一样是简单的4道菜。
  2008年3月26日,女皇在温莎堡摆设国宴,款待法国总统萨科齐。这是女皇的第97次国宴,共有158位宾客出席。国宴菜单共有4道菜:鲽鱼柳;羊肉片,伴以洋蓟、蚕豆、胡萝卜、花椰菜、马铃薯;大黄馅饼,配以云呢拿忌廉;水果。
  其实,中国国宴也是一样,也只有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或者三菜一汤,看你是否把冷盘计算在内)。
  如果大家细心观察,会看到皇室婚宴菜单的一些特色。早年,菜单中往往有以新郎、新娘名字命名的菜式,例如1923年阿伯特王子大婚时,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羊排及以新娘名字命名的草莓;1947年伊丽莎白公主大婚时,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雪糕,及以新郎之名命名的龙利鱼柳;1981年查尔斯皇子大婚时的鸡肉也是因此而得名。
  至于这次威廉王子大婚,婚宴菜单是什么﹖对不起,搁笔之际,这仍是“国家机密”。
  (想知道更多有关英国国宴的有趣资料,可翻看Kathryn Jones所著:《For the Royal Table: Dining at the Palace》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