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与虫儿
有个7岁的儿童,很喜欢找无德禅师,和他天南地北地乱说一通。无德禅师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反而认为童子出言不凡,他的话里常能听出禅味。
一天,无德禅师对小童说:“老僧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经常跟你辩论。现在我们做最后一次辩论,假如你输了,你就买饼供养我;假如我输了,我就买饼和你结缘。”
童子说:“那请师父先拿出钱来!”
无德禅师答:“输的人才要拿钱,胜的人不需要。”
“好吧!老师父您请出题吧!”
“假如老僧我是一只大公鸡。”
“我就是小虫儿。”
无德禅师抓住机会,说:“小虫儿,你应该买饼供养我这只大公鸡!”
童子争辩道:“不,应该是师父买饼给我吃才对。因为大公鸡可以飞走啊!”
禅师请众人评断:“大众呀,请你们为老僧和童子判断一下吧,我们之间谁有理?”
大众无法判断。无德禅师于是认真又严肃地说:“必须是睁眼睛的禅师才能判断。”
过了3天,大家发现,无德禅师已悄悄地买饼送给了那个7岁的童子。
禅的里面,没有老少、长短、是非、善恶,当然也没有输赢。无德禅师一开始就想赢,但7岁童子却自愿做一个弱者,这表示师徒不可以争论。禅是一个不争论的世界,也是一个规律有序的世界。
真正的病人
盘珪永琢禅师是日本丘库县人,出生于1622年,1693年圆寂。他最初学习儒教,17岁出家,云游各地参学,26岁得到牧翁祖牛禅师的法要,成为临济宗的传人。之后或开创禅门道场,或修复禅寺,门下弟子有四百多人。
盘珪禅师平日常对诸侯百姓开示禅法,强调人人都要有禅心佛性,禅不是形式上的坐禅而已,它不生不灭,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他将此称为“不生禅”。
盘珪禅师担任住持时,领众焚修,为人平等慈悲:给10岁左右、正在成长的小沙弥加一餐晚餐;给50岁的僧人免除劳役;70岁以上的人则可以独居僧房。如果有人生病,不管是门下弟子或外来参学的僧人,一律可在延寿堂受到照护,由盘珪禅师的弟子雪庭承担照护工作。
由于寺里人多事繁,有人不胜劳动,便借故到延寿堂休息久住。
甲僧向雪庭抗议:“有些人其实是懒鬼,假装生病,逃避工作。”
乙僧说:“这样的人,侵损常住,必须赶出去。”
丙僧说:“懒鬼才是真正的病人。”
一时流言四起,僧人们纷纷向雪庭禅师投诉。
雪庭禅师说:“我是奉师父之命来照顾他们的,不能随意赶人。”
丁僧说:“那你奉命照顾讨厌修行的病人吗?”
雪庭禅师一时无语,只得求助于住持盘珪禅师。
盘珪禅师闻言,淡淡地说:“身体不好是病,懒惰是病,讨厌修行是病,看轻人是病。怎样不病,才最要紧。”
大众闻言,各自惭愧反省,从此精进行持,道风大振。
基督教《旧约圣经》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女人行为出轨,和男人有染,按照律法,必须用石头打死。耶稣说,你们谁是清净的人?清净的人才可以打她。大家听了都心生惭愧,默然离开。
盘珪禅师问喧哗的大众:谁没有病?事实上,只有每一个人都自我健全,才有可能不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