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谢幕

2011-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27期


  赵本山在小品里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架飞机,别管他飞得多高,关键是平稳着陆。
  说来容易做来难。别说拥有专制传统的东方国家,就连现代民主诞生地的欧洲,政治强人也难以抵御权力集中的诱惑。
  1946年1月,法国第四共和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因为不满联合政府中不同政党彼此掣肘,突然宣布辞职。12年后,当法国人请他重新出山的时候,戴高乐将军只提出一个条件:修订宪法,削弱内阁总理权力的同时,赋予总统更多权力。他认为:惟有权力适当集中,才能不受羁绊地施展平生抱负。
  然而,政治强人里能够平稳着陆的,实在有限。最近十几年,被挑落马下的政治强人,更是接二连三。有些人,在国内反对声浪中黯然离职;有些人,被更蛮霸的强者硬拉出局,还要接受审判;也有些人,年轻时气贯长虹,年迈时却被外部环境磨光周身棱角,无可奈何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一个接一个难以平稳着陆的政治强人,身上烙着相似的密码。
  这些政治强人手中,往往掌握令人垂涎的资源。萨达姆、卡扎菲、查韦斯,他们手中都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他们的国家却无力与超级强国抗衡;就像一个拿着无价珍宝的孩童,走进弱肉强食的密林。萨达姆已经被美军干掉;卡扎菲仍在顽强抵抗;查韦斯重病缠身,谁能保证美国人没有想法?
  最后,独特的个性,也是政治强人难以善终的原因。能够成为政治强人,必有天生异禀。这种特质,让他们在乱世里横刀立马,在稠人广众中鹤立鸡群,也让他们成为更强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就可以解释:在那么多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中东领导人里,美国人为什么偏偏容不下卡扎菲和萨达姆。
  不妨套用托尔斯泰那句名言:幸福的强者都相似;失势的强者,各有各的不幸。
  今天,看到穆巴拉克躺在病床上受审,让人想起“晚景凄凉”四个字,想起其他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强人。他们谢幕的方式和原因,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