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报人”马达的一生

2011-12-29 00:00:00郁琳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32期


  马达临终时对子女说:“我还有3篇稿子没有写。”夫人问,那你对家里还有什么交代?”他说,我先想想,明天再跟你们讲。
  2011年9月6日,曾在9家报纸工作过、历任5家报社总编辑的一代“红色报人”马达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溘然长逝,享年86岁。
  马达出生于1925年,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在苏中根据地创办的《滨海报》、《苏中报》担任特派记者。当时,办报场所不固定,油印机、白报纸、电台天线以及少量的图书资料都被放在一架木制独轮车上,一部独轮车就是一个报社。马达推着独轮车、办着油印报,开始了新闻生涯。
  在马达看来,当时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虽然名气很大,但影响范围有限——在战争年代,由于严密的封锁,各个解放区实际上是看不到这两份报纸的。
  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岁的马达一下成了上海总工会所属的《劳动报》总编,后又历任上海市委刊物《解放》杂志评论员、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和《解放日报》总编辑。“文革”爆发后,因版面上“毛主席”3个字的标题比《人民日报》小,马达受到冲击,先被关牛棚,后送去干校改造。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政治错误”,报社开始在深夜和《人民日报》核对重要新闻的标题,夜班编辑看大样时还要在灯光下把正反版面叠在一起查看。回想往事,马达感慨,“办报人这种做法实在是无奈,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过,一定会认为是双料的滑稽。”
  1977年,《文汇报》发表了一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大批判文章,有人写信反映这篇文章是影射、攻击中央领导,有严重政治问题。情况很快反映到最高层,叶剑英副主席批示上海市委要“彻底清查”。时年52岁的马达重获重用,带领清查组进驻《文汇报》。
  1978年8月11日,由马达拍板,《文汇报》整版刊登了反思“文革”的小说《伤痕》——当时的政治气候仍然变化莫测,“文革”也没有全盘被否定。《伤痕》发表后造成轰动,当天报纸加印150万份仍然脱销,小说作者,复旦大学学生卢新华四处寻找,才在五角场一个小邮局处买到了仅剩的十几份。
  1979年秋,《文汇报》高级记者郑重得到一条线索,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党委书记和所长闹矛盾,影响了科研,在当时,这是极为敏感的题材。郑重前前后后采访了四五十人,成稿后,马达找到他,问这篇稿子的事实有没有问题。郑重说,没有。马达说,好,政治上我来负责,事实上你来负责。
  稿件《原子核在内耗》发表后,惊动了国防部和上海市委高级领导,北京还来了专门的调查团,要报社去说明问题。马达跑到市委解释,全力保护记者。
  同年,作家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发表后,各省、市、自治区媒体都接到中宣部指示,要求将评论员批评文章转载在显著位置。马达将这篇约一万字的评论员文章一连看了两遍,放下眼镜开始沉思:为什么军报批评部队一位作家的作品,要这样大张旗鼓、全是政治批判,要全国各大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最后,他拍板,《文汇报》不予转载——这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上海市委领导最后向胡耀邦汇报了此事。胡耀邦听了汇报,沉思了一会说:“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我也看了,可以转载,不转载也应该是可以的吧。”
  马达后来说,不是胡耀邦一句话,他一定丢了乌纱帽。
  晚年的马达,已经脱离采编一线,但没有放下对从事了一辈子的新闻工作的思考。从2009年9月开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张志安、白红义两位博士连续多次对马达进行访谈,老人当时虽因癌症住院,却对访谈十分重视,一开始他把要点写在纸上,再详细展开论述。
  到了2010年下半年,他写不动了,就凭记忆讲,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马达认为,改革开放时期,报纸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观念更新——废止了报纸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说法;党性不要高于人民性;再就是要客观、真实、公正。
  马达年轻时喜欢看电影,也喜欢跳舞。改革开放初期,中石油大厦第一次举办大型交谊舞会,《文汇报》上登了一篇500字的小新闻。马达看到稿件,大叫:“啊!有跳舞的啊?我们发!我们发!”记者告诉他第二天舞会还会继续办,马达又大叫:“我们去!我们去!”第二天,他果然带着大女儿小女儿去了。马达的女儿马晓霞回忆,爸爸常常会问别人最近流行什么,每次从医院回家都要换回西装。刚住院时,他一直坚持穿西装,后来衬衫领子实在磨得太厉害才换成医院的衣服。
  张志安曾经问他:“一个人在病房的时候做啥?”他笑着指向窗外不远处的别墅,“看看我先死,还是它先死。”弥留之际,他留下4个字:笑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