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婚礼

2011-12-29 00:00:00闫晗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32期


  前一晚草草算计了一下,早上会有五十多人来吃饺子,所以老妈打算4点钟起床。来帮忙的两个大妈住在了我家,头一天装喜饼,第二天包饺子。
  婚礼当天,12斤肉馅提前绞好,放在冰箱里保着鲜。叮咚的声音让我难以入睡,尽管化妆师告诉我要睡好——6点钟去化妆就可以了。
  化妆回来轮番和娘家的亲戚合影。老妈喂我吃饺子——韭菜馅真不是个好主意,总往牙齿上沾。来吃饺子的亲戚们并没有白来,围在楼门口甚为壮观。指望邻居则远远达不到这个阵势,没有人爱凑热闹了。
  去婆家时有不少农村老太太等着要喜糖,迎进了屋,我抱着两个大红包袱,里面装了嵌着龙凤的大馒头——那是姨妈、小姨等若干人花了一整个上午蒸出来的。出门前被叮嘱一定要对着镜头打开来展示手艺。
  婆家的亲戚们早就上了客车去酒店了,剩下新人在等吉时出门。老公的姥爷原本坚决不肯去酒店,说是留下照看宾客的交通工具,但眼见邻家的一个远亲老头也上了客车,立刻一脸愤懑:怎么连他都可以去?他若是去,我也要去……
  酒店里有不少临时状况,许多说不来的人临时又来了,当然也有临时不来的,调剂座位时很多人心生不满,觉得和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
  只有我爷爷毫无压力。他耳朵聋了,根本不必听人说话。这回汲取了表妹婚礼的教训——那次,85岁的他拿着一个螃蟹慢慢啃,还没啃完,宴席就散了。这次出门前就打算好了,吃到八分饱再拆动每人一个的虾和蟹,吃不完还可以带走。
  宴席进行到一半就有人要撤。小姨赶紧下楼分喜饼和喜糖。婆婆村里的一些人仗着面生,来回数次,一人提走了好几袋。事后,小姨对吃到中途就被迫停下一事颇有怨言。
  每当一桌人撤席,立即有不知从哪儿来的人风卷残云般把剩菜剩饭打包一空。更离奇的是,一直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大婶,我和老公都不认识,事后其他人也表示没见过她。还有在台上唱歌的一位大叔,其实并不是婚庆公司请来的歌手,只是看见有结婚的,就来凑热闹蹭个饭,他老婆后来也以找他为名进来混吃混喝。
  婚后数日,亲戚们还在讲述婚礼的种种不足:菜不好,鲍鱼太咸,海参太淡,螃蟹品种不上档次,名单上谁的名字错了,司仪不如谁谁结婚时的好,酒店不如某某家院子敞亮,放鞭炮屋子里都看不到……我说,等你们结婚时就有经验了。
  回门那天我觉得鞋底咯得慌,一看鞋垫底下垫着200块钱,一惊,难道结婚那天垫在鞋里的钱一直没取出来?后来婆婆解释说,是她早上刚垫的,结婚当天忘了,现在给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