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换将

2011-12-29 00:00:00徐琳然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35期


  就在瑞银“魔鬼交易员”引发23亿美元巨亏震惊世界后,瑞银集团CEO郭儒博(Oswald Grübel)匆匆赶往新加坡出席董事会,讨论瑞银未来的重组计划以及如何改革风险管理。但几天后的9月26日,郭儒博即宣布引咎辞职。
  郭儒博在辞职信中写道:“一名新的CEO将符合瑞银集团的利益。”瑞银董事会曾再三劝说郭儒博留任至2012年股东大会之前,但他去意已决。
  事实上,郭儒博自2009年担任瑞银集团CEO以来,成绩显著,领导瑞银通过控制成本和维护个人储蓄等手段使银行扭亏为盈。
  
  从瑞信到瑞银
  
  郭儒博的银行家生涯始于德意志银行。他于1970年加入White Weld证券公司,并在苏黎世和伦敦从事交易工作。这家公司后被前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兼并,此后郭儒博一直在瑞士信贷担任重要职位,负责过新加坡和香港的管理工作。
  郭儒博1943年出生于二战期间的德国,童年生活和家庭很少被提及,他后来以学徒的身份进入银行工作。在这之前,郭儒博从没有进入过大学,工作作风务实硬朗。
  在瑞信工作期间,2000年6月份,郭儒博与当时的金融家伯纳德•麦道夫在纽约有过一次会面,郭极力建议瑞信的一些客户从麦道夫公司撤资,因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麦道夫是如何挣钱的。结果,麦道夫的“庞氏骗局”欺骗了很多专业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甚至逃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2002年郭儒博成为瑞信联席CEO,与有着“大刀麦克”称呼的约翰•麦克搭档。从2004年直到麦克离职,郭儒博成为瑞信CEO。
  在次级贷款受到市场追捧的2006年,郭儒博领导的瑞信集团早就与次贷划清界限,使瑞信免于遭受更大的冲击。郭儒博在瑞信工作37年,已经成为瑞信的灵魂人物,甚至有了“圣奥西”(Saint Ossie)的称呼。
  瑞士的银行业在全世界首屈一指,金融产业每年为瑞士创造着可观的GDP,但目前瑞士的全能“大银行”只有两家,即瑞士银行集团以及瑞士信贷集团。这两家大银行之间的较量,也构成了瑞士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
  2009年,瑞银集团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说服已经退休的郭儒博接手瑞银。这时的瑞银由于对次贷的疯狂豪赌,遭受沉重打击,正面临50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郭儒博也成为迄今为止担任过瑞士两大金融巨头CEO的唯一一人。
  郭儒博一上任,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遭遇美国司法部指控瑞银帮助美国客户逃税,并且这一指控一度引发美国和瑞士两国关系紧张。郭儒博在上任后的一系列努力,促成了瑞银和美国监8fCn+vcY3fPIflVOr3n3Zg==管者之间和解协议的达成,从而结束了双方漫长的对峙。
  郭儒博一直是控制成本的高手,在瑞信时,人们经常拿他对工作餐的费用都精打细算说事。郭儒博执掌瑞银集团后,进行了大幅裁员以控制成本,并且将“一毛钱都赔不得”的指标明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个员工。他施展各种手段稳固客户,并发动新一轮的广告战略以重建银行受损的形象。作为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