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这个肯定,《转山》依然会是国产片的年度惊喜之一。
如果看过游记原著,你十有八九不会看好将这17篇文章发展成一部电影的念头。且不说此前进入院线的国产公路片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单是将原著立足的亲身经历化作一部电影所需的戏剧冲突,就得让不少职业编剧另起炉灶想破脑袋。何况开机后,几十号人马还要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连续作业几个月,别说保证品质,安全完成拍摄都是万幸。所以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虽然是第一次做导演,但杜家毅的很多选择都不失为明智之举,聊举两例:一是将原作者因为失恋踏上滇藏线的由头,改为片中主人公张书豪为了替过世的哥哥圆骑行梦;二是选择宁浩之前的摄影师、多次在高原拍片的杜杰担任摄影(《无人区》、《西风烈》都出自他的镜头)。这两个决定,解决了《转山》在务虚层面“为何出发”和务实层面“怎样出发”两大问题。
尽管豆瓣网友给出了8.4分的高分,但我相信,有一部分影迷肯定不会买账,那就是有过进藏经历的骑行者。
像主人公张书豪这样,没有深入研究线路、装备不够专业,仅凭一心一念就一路北上的菜鸟骑手,除了以身犯险基本不会有建树;资深骑手们白天会抓紧赶路,不会捕鱼,更无心烤鱼;片中多处地标,跟滇藏线实际也有出入:盐井之后,应该是骑行者最难熬的爬
长坡,而不是片中的29公里下坡;然乌之前,沿途不会有片中那样大片的植被和湖泊;安久拉山下一站才是然乌湖,片中主人公却在然乌获救之后才过安久拉隧道……
滇藏路真像片中这般凶险吗?这大概是亲身走过214、318两条国道的骑行族最大的不满。尽管有些路段事故多发,但绝大多数人只要抗过高反,基本都能在饱览茶马古道、梅里雪山等沿途美景的同时,完成这段与大地对话的心灵之旅。
有必要提醒较真观众的是:《转山》毕竟不是一部关于骑行的教学影片。绝大多数主人公独自上路的公路题材,都会有一个关于自我成长的母题。如同钮承泽在片中那句台词:不要等到哪天在对方葬礼上说,当时有去就好了。陪伴张书豪度过这90分钟后,一定会有更多的观众选择上一次路。因此,无论是出于叙事所需的艺术想象,还是导演的有意而为,放大路上可能遭遇的困难,都显然很有必要。
其实《转山》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在当下产业环境里的勇敢出发。在追逐全明星、大制作,日趋舍本逐末、结构失衡的国产电影圈,《转山》放弃了卡司阵容和噱头营销,用900万的制作成本,拿出了一部从细部质感到整体气质都相当经得起打量的电影,让人看到了国产片对电影本体的自觉回归。
有一点并无悬念:《转山》的票房不会理想。杜家毅说:“票房是片子的命,不是电影人的命。”抛开票房不谈,《转山》起码让很多从业者看到了小成本在创作规模上到底能有多大作为。在它之后,一定会有追随者继续上路。后来人越来越多,市场必然会有他们的一分天下。而只有当他们获得了话语权,良性有序的产业环境才可能真的到来。这一点,同样毫无悬念。
其实杜家毅们没有输。想一想:多年以后,回想这个时代最终留下的几部电影,如果它们当年不受市场待见,可悲的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