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朗成中东头号打击目标……

2011-12-29 00:00:00朱江明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39期


  近日,伊朗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原因是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家在中东的头号打击目标。美、英、以色列都纷纷表示可能采取武力打击伊朗的核设施,以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与以往几次武力恫吓不同,此前西方媒体爆出伊朗企图刺杀沙特阿拉伯驻美大使。北约又刚刚获得了利比亚战争的胜利,无论士气还是舆论的优势都非常明显。伊朗则举行了万人聚会,公开谴责美国的武力恐吓行为,并且宣称掌握了上百份文件可以证明美国正在中东从事恐怖活动。仅仅是空对空的叫嚣倒还好,如果北约挟利比亚新胜之余威兵戎相见,中东局势恐怕永无宁日了。
  到底伊朗有无应对美、英、以色列武力威胁的能力呢?
  这恐怕也是各国情报机关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伊朗曾经多次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希望以此来威慑潜在的对手。虽然受到美国严厉的禁运制裁,伊朗仍然能够自力更生地发展军备,并且自主研发包括战机和导弹在内的武器装备。
  然而,我们并不能就此断定伊朗具有可以抵抗北约攻击的能力。武器装备只是战争中的工具,工具并不能决定战争的结果。如果北约和以色列决定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攻击,必然是从空中发起。从伊朗现在的武器装备来看,显然挡不住北约的进攻。
  首先,伊朗缺乏能够探测隐形战机的雷达,根本无法有效发现美国空军B-2和F-22等具备隐形攻击能力的空中武力。
  在空军的投入上,伊朗花了不小的力气,除了在世界各地尽力搜集现有型号的零部件之外,还自行研发了代号“闪电”的新型战斗机。
  从外型来看,这款名为“闪电”的伊朗战机外形与美国造F-5E/F虎式战机极为相似,机头部分几乎一模一样。《简氏空军年鉴》就推测,这款战机为F-5F的改进型号,机体增加10%-15% 并且换装了米格-29装备的RD-33航空发动机。《简氏空军年鉴》的推测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非全对。RD-33发动机的体积远远大于F-5E/F战机原装发动机。根据公开的图片,伊朗“闪电”战机的尾部也修改成类似美F/A-18“大黄蜂”战机的双垂尾。由此可见,“闪电”战机并非F-5系列战机的简单升级,而是彻底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伊朗获得空前的战力。相对于以前伊朗空军的F-14战机凭借其强大的雷达和远程“凤凰”导弹足以称霸中东,新的“闪电”战机性能并不乐观,产量也极为有限,无法有效形成战斗力。而周边如以色列和沙特等对伊朗存在敌意的国家,已经大规模换装了3-3.5代战机。美军和北约的空中力量在中东也保持压倒性的优势。在敌我对比如此悬殊的状态下,伊朗显然不可能获得空中的优势。
  那么伊朗的地面防空部队能否有效遏制敌军的空中进攻呢?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也并不乐观,伊朗一直无法获得急需的俄罗斯S-300型地对空导弹,而现在的鹰式地对空导弹已经落后。更糟糕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对这种武器的性能和无线电规律掌握得非常彻底,很容易进行干扰和欺骗。虽然伊朗曾经宣布新研发的防空武器性能超越了S-300,但是从工业水平这并不靠谱。伊朗在防空方面唯一可靠的就是小口径防空机炮。
  在正面对抗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伊朗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不对称威慑。伊朗曾经多次宣称,一旦开战,将会用导弹袭击以色列和欧洲,并且威胁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现在已经拥有了射程可以威胁整个中东乃至欧洲东部的武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伊朗就拥有可以摧毁对方的能力。
  首先,以色列是唯一一个已经在全国境内实现反弹道导弹的国家。一旦转入战时状态,伊朗的导弹恐怕突防不易,而且还将面临以色列优势空军的反扑。
  至于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只怕也不太容易。早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就曾经搞过袭船战。由于严重威胁世界经济安全,美国和苏联海军联手介入护航,很快伊朗的行动便被遏制。现在双方实力相差更为悬殊,如果进行封锁海峡的袭船作战,伊朗将会承担巨大的损失。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如果伊朗的封锁海峡行动采取无差别攻击,则必然会惹恼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工业化国家,必将陷入更为孤立的国际地位,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恐怕会威胁到伊朗现有政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