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浮现的道德主题

2011-12-29 00:00:00刘洪波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39期


  近期道德事件有不少。小悦悦事件击穿公德底线之后,扶不扶救不救的故事已经不再有冲击力了。此时,一个叫廖天野的深圳公务员及时出现,使得道德话题获得了新的激发点。及时,不只是因为他挽救了小悦悦事件后道德话题的相对平淡,还因为他打开了道德话题的另一个领域,就是家庭道德。
  廖天野殴打父母,是以“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情节登场,而且有公务员、高知人士等身份保证“票房”,但很快转变为关于乡村与城市、生活与职场、压力与释放的探诊式叙事,由此从讨伐“不孝”变成解释病因。随着廖天野向公众致歉和向父母下跪,全部的冲突达成谅解,“深层次思考”朝着对廖天野加以理解和同情的方向前进。
  我并不是说要不放过某个人,任何人都有按其心理轨迹去加以理解的必要,并且不能进行赶尽杀绝的个人讨伐。然而,行为的真实意义应该得到评价,而非被“理解”的模式扯远。“压力—反应”可以对暴力进行解释,但不足以对暴力给予原谅。殴打父母是伦理禁忌,这恐怕是天下共识。忙于为殴打父母探因,而疏于强调伦理禁忌,以为简单的道理无须多讲,乃至耻于重复简单的道理,这不是好现象。伦理禁忌很简单,不像各种理解模式曲径通幽,但唯其简单,人人应当坚守,而且坚守并不可笑,强调并不可耻。
  差不多与廖天野殴打父母事件同时,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要在全国培养百万4岁到6岁小孝子。这当然是时间上的巧合。孝子焦虑,近些年一直存在。廖天野事件,也容易归于“不孝”例证。但我想,家庭道德的问题,或许在于怎样从注重亲养的慈孝传统,转向注重亲情的现代伦理,而非在孝子语系里借鸡生蛋,塑造当代家庭道德。
  职业道德,又是一个紧张关系经常被回避的领域。最典型的如“范跑跑事件”,明明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被解释成“本能需要理解”。今日中国,任何一个职业,几乎都面临道德形象崩塌的问题。这种普遍崩塌定有社会机理,这是不言而喻的,不改变社会机理而强调道德拯救,这不是混淆视听,就是避重就轻。但如果认为职业道德不该存在,就相当于否定我们要有应然生活的判断。
  国务院公务员局近日表示,要在全国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每人时间不少于6小时,且已制定大纲,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内容。舆论反应赞弹参半,有针对道德轮训本身的,也有针对内容包括古代官德修养的。
  我想,对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指望改变官员行为,肯定天真。古代官德是怎样引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没有看到教材,无从评论。大纲中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归纳,放到现代政治学视野下,估计也有可讨论之处。让公务员接受“职业道德”这个概念,而不是认为售票员、服务员才要有职业道德,并知道有哪些道德规范,总是好的。而且既然要培训公务员职业道德,就意味着公务员不是只服从违纪违法的制度追究,而完全没有耻感观念。这也意味着承认公共政治应有道德,而不是只要达到管治的目的就好。
  今日中国,人们害怕“道德大棒”,以至道德几乎荡然时,仍然拒绝道德概念。人们相信制度。是的,我也相信制度。我们应当剥夺道德存在的正当性,应当把道德从社会生活中驱逐出场吗?我坚持,每个人应当是一个道德自治体,有关于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标准。能够治得怎样,固然不应仰仗,但因为不仰仗,就否认道德的意义,或认为道德全在个人且不受他人追问,不必在意人们是否有道德观念,这就是否定人应当有是非界限。
  是的,道德并不足以保证个人和社会的美好,道德确实容易变成打人而不律己的棍棒。事实上,在一个荒谬的社会,法律也难免变成打人而不律己的棍子,但大家还是坚持法治理想,因为人们相信法治须经由公众认可的规则来进行平等的治理。法治本身意味着良法的治理,良与不良就是道德判断。一个良好的社会,伦理也应有公认的部分并平等地规范人人,而在个人生活的领域能让人充分选择。
  道德确实面临困境,我们对道德主题的呈现不必反感,可以探讨自己的应然生活,确立必须坚守的价值原则,而不是跟随虚假道德的步调,如同在法治不彰的情境下追寻法治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