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巴勒斯坦人——罗兴迦人

2011-12-29 00:00:00
南都周刊 2011年31期


  他们是阿拉伯穆斯林、阿富汗人、摩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孟加拉国人的直接后裔,他们在缅甸居住的历史已经超过1300年。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他们无法获得缅甸政府承认,没有国籍,没有公民身份,罗兴迦人——这个三百多万人口的民族不得不在东南亚各国流亡。
  
  每天都有许多罗兴迦难民聚集在联合国难民署驻孟加拉国办事处外面,他们希望在这里得到各种各样的人道主义救援,包括医疗救助、资金援助,他们也希望被安置到另一个国家去。
  一个罗兴迦小女孩从屋顶上爬下来,警察突击搜查的时候,她躲到屋顶上去。对罗兴迦人而言,即使拥有联合国发放的难民证,他们也可能被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驱逐出境。
  Sultan在自己租的曼谷贫民窟外睡觉,这里聚居着大量非法入境的罗兴迦难民。Sultan不承认为人贩子工作,他说他只是帮自己的亲属逃往泰国和马来西亚。
  这些罗兴迦人身上的伤痕是他们逃离缅甸时被缅甸海军抓获后殴打所致。拘留两周后他们被释放出来,当局指着泰国方向警告他们不得再回缅甸,但到达泰国之后他们又被抓起来,关押在人满为患的曼谷非法移民监狱。
  
  分布在缅甸西部的罗兴迦人是缅甸目前最大的穆斯林群体。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并拥有阿拉伯血统的他们与绝大部分信仰佛教的缅甸人格格不入。罗兴迦人曾被承认是缅甸的一个土著民族,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上台执政的缅甸军政府否认这一说法,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的《缅甸公民法》将长期在缅甸居住的罗兴迦人变成非法居民。
  由于没有公民资格,罗兴迦人无法接受完整的教育,也不能合法拥有土地,缅甸政府不但对罗兴迦人在土地的分配使用、经商、清真寺的修缮和新建以及自由迁徙等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甚至发动军事行动,驱赶罗兴迦人。
  面对政治压制、粮食短缺、居住环境恶劣等极端艰难的生活,罗兴迦人不断逃离缅甸,寻求生存。据估计,1978年以来,有近百万罗兴迦人偷渡至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泰国甚至中东地区。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并不欢迎他们。2009年初,当1000名罗兴迦人乘船逃难至泰国时,泰国军方就曾拒绝他们入境,并把只装了少量粮食和饮水的难民船拖回大海,导致船上近半罗兴迦难民死亡。
  对罗兴迦人来说,即使被允许进入东南亚各国,他们也可能受到各种虐待;即使联合国逐步为他们开具难民证,他们仍然面临被遣返的可能。大量外逃的罗兴迦人不得不继续打黑工,在极端贫困和艰苦的生活中徘徊,哪怕是在流亡国家生活了一辈子,也很少有罗兴迦人能获得所在国家的公民身份。
  由于联合国、相关国家政府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深度介入,罗兴迦人这个被遗忘的民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峰会的其中一项议题就是罗兴迦难民问题,但讨论结果仍然无法有效解决罗兴迦人问题,在金融危机的重压下,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承诺为罗兴迦难民提供更多的帮助。虽然联合国官员不断与缅甸政府接触,期望帮助罗兴迦人获得缅甸公民身份,但对这支被联合国称为“东南亚的巴勒斯坦人”的流亡民族来说,“国家”就像是“梦中的土地”,他们的归属仍然遥遥无期。